【摘 要】“尽管”和“不管”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在高考试题中也极易出现的关联词语,作连词使用时容易混淆,若运用不当,会造成语病。本文例举“尽管”、“不管”在现代汉语中的误用,结合实例加以分析,要正确运用这两个词语,必须注意语言环境,分清复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常用“尽管”、“不管”设题,有选词填空,如例(1):(尽管、不管)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的外国朋友还是游兴盎然(江西卷2005)。有“尽管”和“不管”混用造成的病句,如例(2):不管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全国卷1993)。例(1)应选填“尽管”,例(2)将“不管”换成“尽管”。为什么填了“尽管”、换成“尽管”后这两句子就顺畅了,表意明确了呢?这个原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探究。
一、“尽管”“不管”所表示的复句关系不同。
“尽管”意同“虽然”,通常为表示转折关系复句的关联词,和它搭配使用的关联词是“但是”、“可是”、“却”等。例句前半句说“天气恶劣”,条件“极端不利”,后半句意念上应该是“但是外国朋友还是游兴盎然”“但是登山队员仍然攀登到顶峰”,因此,全句应是转折关系。所以,例(1)选填“尽管”,例(2)改“不管”为“尽管”。
“不管”和“无论”相同,是条件关系复句的关联词,和它搭配的是“都”、“总是”等词,它表示排除一切条件,即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某个结果。要使例(2)用“不管”表达条件关系,就要将“都极端不利”改为“多么不利”。这个原因就是下面提到的“尽管”和“不管”区别的第二个方面。
二、“尽管”“不管”后面的词语的特点不同。
“尽管”表示转折关系,它所关涉的对象只是一种情况;“不管”表示条件关系,关涉的对象是多种情况。转折关系意念上是“虽然是这种情况,但是仍有某个结果”。如例(2)“尽管……都极端不利”,“极端不利”就是一种情况。而改为“多么不利”,就是多种情况,包括一般不利、比较不利、极端不利等。而这正是“不管”所要表达的意思,“不管”表示无条件的条件关系,即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某个结果,所以,“不管”后跟的词语有并列性、有多项选择的特点,这样才能将多种条件包含其中。
如例(3):不管雄鸡叫不叫,天总会亮。这句中的“叫不叫”就是两个条件的并列,而雄鸡只有“叫”或“不叫”这两种情况,因此,全句表达的意思是,任何条件下天都会亮,天会亮是无条件的。如果将此句说成转折关系,用“尽管”,那就得把条件改成一种情况:尽管雄鸡没有叫,但天还是亮了。“雄鸡没有叫”是一种情况,正符合转折关系的表述要求。
还有许多用“不管”、“无论”的条件复句,前句并没有用像“叫不叫”、“说不说”、“好不好”,这一类并列词语,而是只用了一个词,但这类词语本身具有多项并列性,这就是疑问代词“多么、怎么、怎样、哪里、如何”等。而表转折关系的“尽管”后只能用指示代词“这么、那么、这样、那样、如此”等,因为指示代词只表示一种情况。
所以说“尽管”后用指示代词,“不管”后用疑问代词,如例(4):宝石不管放在怎样脏的地方,都晶莹夺目。例(5):宝石尽管放在这样脏的地方,也晶莹夺目。例(4)中的“怎样脏的地方”,指任何地方,有多项选择性;例(5)中“这样脏的地方”,只言一种情况。故而例(4)是条件关系用“不管”,例(5)是转折关系用“尽管”。再看一病句例(6):你的赠礼尽管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这个病句从关联词看,用了“尽管……但……却……”是转折关系复句,但“尽管”后面跟了疑问代词“多么”,造成了表意不明。“多么”指多种情况,应用在条件关系复句关联词“不管”之后,“尽管”之后应用只表示一种情况的指示代词“那么”。当然,此句若表达成条件关系复句,“多么”不变,改换关联词就行。例(6)可有下面两种正确表述:
你的赠礼不管多么微薄,在农民心上,都像千斤重的砝码。
你的赠礼尽管那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所以,“尽管”“不管”用法可以简单归纳如下:尽管――表转折关系,后面关涉一种情况,用指示代词“这么,那么、这样、那样、如此”。不管——表条件关系,后面关涉多种情况,用并列词语或疑问代词“多么、怎么、怎样、哪里、如何”。
作者单位:甘肃省榆中县恩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