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者周国平在微博中写道:“一个女人才华再高,成就再大,倘若她不肯或不会做一个温柔的情人,体贴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她给我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一时间,他的话语激起层层波澜,网友们开始引用流行的“直男癌”一词,调侃像周国平这样的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里,并略带大男子主义的男性。
一时间,类似“直男癌”这样的“××癌”词接踵而来,充斥着我们的头脑,这些似病不是病的“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正逐步扩大,几乎随处可见。
一、“××癌”的扩散
现代科技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是反过来似乎使人们变成了生活上的“矮子”。请看越来越多的“××癌”似乎伴随着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而生,如:
(1)语音控制家居,拯救“懒癌”患者(《深圳晚报》2015年9月11日)
(2)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当人们在关注肺癌、乳腺癌等癌症的时候,“情癌”,开始跻身癌症的行列。(南报网2015年2月5日)
(3)没钱的穷癌一族,不少人是属于“月光”族,很多东西想要买,却经常囊中羞涩。对于这些重症患者,建议首先是降低消费欲望,同时进行积极的理财规划。(《江南时报》2014年10月17日)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癌”词,如“宅癌”“丑癌”妈癌”“爸癌”等。
综观这些“××癌”词,可以看到它们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医学疾病,而是指现代社会中人们在生活重压下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精神层面遇到的难题。
二、“××癌”的词汇特征
近年来在网络上流行的“××癌”词队伍正在不断壮大。整体来看,这些众多“癌”词无论在结构、语义上还是韵律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为突出的类型特征。具体如下:
1.结构
“××癌”是由词根“××”和“癌”构成的带有层级关系的结构。词根“××”在前,作为整个结构的定语,词根“癌”在后,作为整个结构的中心语。从组成成分的语法关系来看,词根“××”在结构上是对词根“癌”的修饰和限制,二者组成“定中”关系的偏正结构。
2.语义
“癌”作为一种病症,常与之搭配的是表身体部位的词,如“肠”“肝”“肺”“胃”等。目前在网络上流行的这些“癌”词,与“癌”搭配的主要是表性质状态的形容词、名词和其他词类,如“懒”“丑”“富”“穷”“宅”“直男”公主”“妈”“社交”等。在语义上,这些新型“癌”词表达的已经不是“癌”的常规意义,而是指某种性质状态由于达到极高的程度从而对人的生活状态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3.韵律
在音节结构上,“××癌”中的第一个词根“××”通常为一个音节或两个音节。当“××”为一个音节时,它与“癌”组成一个双音节音步。双音节音步是汉语里最一般的、最基本的“标准音步”。如“××癌”词中的“懒癌”“穷癌”“妈癌”等双音节形式的“癌”词正好符合韵律词的基本要求。当第一个词根“××”是两个音节时,它与词根“癌”组成了一个[2+1]式的超音步韵律词,如“直男癌”“公主癌”“社交癌”,符合韵律词对“双—单式”结构的要求。因此,“××癌”是在满足韵律词要求基础上产生的复合词。
三、“××癌”扩散的原因
“××癌”一系列词不断涌现,并且呈现出愈来愈流行的态势,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对这些“××癌”流行词语的偏爱。综观这些“××癌”词,我们发现,这些“××癌”之所以流行要归因于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1.结构符合韵律要求
“没有句法(结构)就没有韵律(效应)”,“汉语的语言艺术同样深深根植于自身内部的韵律机制”。[1]偏正关系的句法模式是近年来网络词语生成过程中广泛应用的复制模式,如近年来流行的热点词语“××咖”“××体”“××度”等。这些偏正型结构的复合式词语都符合韵律特征学中对音步形成的要求,能产性很高。这是“××癌”词能够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的内在原因。
2.情感色彩
从整个“××癌”词的情感表达来看,“××癌”词结构中选用的词根“××”在表意上具有语义突出、立意鲜明、形象感强等特点。再加上人们天生对“癌”产生的恐惧感,进一步强化了“××癌”词本身的影响力。因此,当“××癌”词出现时,能够立刻给人们造成冲击,在记忆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利于信息的有效传递。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癌”词正处于语义演变的过程中。这些词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中快速传播不仅要归因于其在语法、语义、韵律方面等语言内部因素,也要归因于人们在情感上对“癌”天生的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
[1]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本文系齐齐哈尔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支持计划项目(编号:2011W-M1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