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2年第12期 ID: 422076

  

例谈儿歌分类

◇ 郑黎丽

  本文系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幼儿园绿色教育课程模式研究”(批准号:C-b/2006/02/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摘要:根据内容和功能的不同,我们可将儿歌分为三大类,即人生形态、社会形态、自然形态儿歌。人生形态儿歌又可分为游戏型、情感型两类,社会形态儿歌又可分为社会文化型和教诲型两类。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儿歌,都以儿童为本位,对儿童语言及诸方面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儿歌分类 人生形态 社会形态 自然形态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诗歌。儿歌篇幅简短,结构单一,内容浅显,思想单纯,语言活泼,节奏明快,句式多样,富有变化,且多以拟人为表现手法,易念、易记、易传、易唱。儿歌作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种,不仅承担着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重任,同时也对幼儿诸方面的全面发展起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因为儿歌通俗易懂、韵律优美,已成为幼儿最易接受、最喜欢的文学样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儿歌作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以便于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合理取舍、灵活运用。这里重点谈一谈儿歌的分类问题。当前学术界对儿歌的分类无外乎两种分法,一是单维度,主要有按功能或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二是多维度,即按功能和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无论是哪一种分法,都离不开幼儿本位的思想,这里就以多维度分法为例,简要介绍儿歌的三种类别:
  一、人生形态儿歌
  在所有的儿歌中人生形态儿歌占多数,人生形态儿歌又以游戏类型儿歌居多,这是因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儿歌的内容也应遵循幼儿好游戏的特点,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知不觉中习得新的知识与本领。人生形态儿歌可以分为游戏型儿歌和情感型儿歌两大类,游戏型儿歌又可分为运动游戏型和语言游戏型。
  (一)游戏型儿歌
  1.运动游戏型儿歌。在众多的游戏儿歌中,运动游戏型儿歌是这一观念的主要体现。如《套人》:“三人在一起呀,/围个小圆圈呀,/手儿拉着手呀,/我们做游戏呀。/先套×呀,/再套×呀,/后套×呀,/套人真有趣呀。/你呀我呀他呀,/都是好朋友呀,/大家套一套呀,/越套越欢喜呀。”孩子们可以一边朗诵儿歌,一边做套人的动作,三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游戏。通过这一游戏儿歌的学习,既发展了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儿童腿部肌肉的力量,还发展了合作精神,并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充分体验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语言游戏型儿歌。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直观存在状态,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与语言密切相关,无论是语用水平,还是用语句表情达意,都映衬着思维的发展变化,儿歌是儿童训练语言的载体。语言游戏型儿歌更多地追求语言音律的快感,侧重于大声说、正确说、流畅说等能力的训练,对发展儿童的语言起到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绕口令、对对歌、问答歌、颠倒歌等等,就是这一类儿歌的主要形式。通过学习这些儿歌,我们可以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可传承我国民间歌谣,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将游戏性和教育性合二为一。
  绕口令《馋猫懒猫》:“庙里头有只白猫,/庙外头有只黑猫。/庙里头白猫骂庙外头黑猫是只馋猫,/庙外头黑猫骂庙里头白猫是只懒猫。”教师可重点引导幼儿说清楚“里头、外头、白猫、黑猫、馋猫、懒猫。”
  问答歌《不点灯》:“为什么不点灯?/外边刮大风。/为什么不梳头?/没有桂花油。/为什么不洗脸?/没有胰子碱。/为什么不戴花?/丈夫不在家。/为什么不关门?/外边还有人。”这一则儿歌嘲笑了懒婆娘想尽办法,找各种可笑的借口偷懒。
  颠倒歌《捎袋驮着驴子走》:“姐在房中头梳手,/忽听门外人咬狗,/拾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了手。/从来不说颠倒话,/捎袋驮着驴子走。”这种儿歌妙就妙在把事物关系说颠倒,如果把他们全倒回来,那错误是没了,但也没有多少人愿意说唱这首歌谣了,这就是颠倒歌的魅力。
  (二)情感型儿歌
  情感型儿歌源于儿童的生活体验,一般以抒发儿童对父母的热爱为主,也有寄托儿童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其他亲人的敬爱之情的。如:
  《种西瓜》:“小小孩儿上南洼,/刨个坑儿种西瓜。/先长叶子后开花,/结个西瓜给爹妈。”这首儿歌一方面启发孩子爱劳动,并介绍了西瓜生长的知识:挖坑落子、生茎长叶、开花结果。另一方面指出要孝敬父母,言简意骇。
  还有一些儿歌充分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喜爱之情,这类儿歌因为赋予了真挚的情感,往往能深深地打动人,受到儿童的“追捧”与喜爱。如:
  《庙门儿对庙门儿》:“庙门儿对庙门儿,/里头住了个乖孙女儿,/白脸蛋儿,/红嘴唇儿,/扭扭捏捏呀,/爱死个人儿。”字里行间折射出奶奶对孙女的爱,奶奶看孙女,越看越喜欢,越看越可爱,不由得唱起了歌谣。
  二、社会形态儿歌
  社会形态的儿歌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型儿歌和教诲型儿歌两大类,具体情况如下:
  (一)社会文化型儿歌
  这里以《白塔寺》为例:“白塔寺,有白塔,/塔上有砖没有瓦,/塔台裂了一道缝,/鲁班下来锔上塔。”白塔在北京北海公园内,儿歌把地理知识、古建筑特点介绍融合在一起,以精炼的语言传递给幼儿简单的社会文化知识。
  (二)教诲型儿歌
  此类儿歌更偏重教育引导,希望幼儿成为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教诲型儿歌主要有讲礼貌、懂道理、爱生活、强身体等主题。如:
  1.讲礼貌
  《小娃娃跌倒了》:“路边有个小娃娃跌倒了,/哇啦哇啦哭着喊妈妈,/我快快地跑过去,/抱起小娃娃呀,/高高兴兴送他回了家。”这是一首叙事儿歌,暗示幼儿如果看到小宝宝跌倒,应该立刻将他扶起来,并给予帮助。
  2.懂道理
  《老乌鸦》:“老乌鸦,年纪老,/飞不动,跳不高,/躲在窝里哑哑叫。/小乌鸦,身体好,/捉到虫,找到肉/送给妈妈吃个饱。”当我们小的时候,妈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等到妈妈老去的那一天,作为儿女,我们也应该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悉心照顾,这才是儿女应该做的。
  3.爱生活
  《青菜青》:“青菜青,绿莹莹,/辣椒红,像灯笼。/妈妈煮饭我提水,/爸爸种菜我捉虫。”孩子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和农活,有利于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4.强身体
  《晒太阳》:“太阳暖,太阳亮,/太阳晒晒苗儿壮,/太阳晒晒果儿香,/太阳晒晒我健康。”晒太阳是强身的一种有效措施,尤其是冬天,多让孩子晒晒太阳,既暖和又有利于钙的吸收。
  三、自然形态儿歌
  这一类型儿歌往往以某方面知识为中心,形象、生动地帮助儿童认识身边的事物,认识自然界中的山水草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等……
  《牵牛花》:“牵牛花,能开花,/朵朵开放像喇叭,/嘀嘀哒,嘀嘀哒,/快叫宝宝吃饭啦!/牵牛花,会牵牛,/牵着牛儿到处游,/一游游到银河边,/洗个澡儿乐悠悠。”先介绍牵牛花的形状、特征,联想到喇叭,好似叫宝宝回家。然后由花名联想到牛,再由牛联想到银河,又由银河联想到洗澡,表现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活泼的天性。
  参考文献
  [1]宋维妮 儿歌的教育价值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毕业论文
  [2]周兢 余珍有 幼儿园语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
  [3]周兢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0

例谈儿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