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学里面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人们言语交际中的重要原则。在言语交际行为中,说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遵照或者违背这两个原则。英国荒诞派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在200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其戏剧中善于通过人物的对白来塑造人物的性格。本文将选取品特的《房间》为载体,在语言学里的交际原则下对其中的人物对白进行解读,加深我们对其中人物形象的理解。
关键词:语言学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人物形象 语言对白
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是荒诞派剧作家代表人物之一,并且在200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所创作的戏剧作品都具备一般荒诞剧作家作品的特点,就是用荒诞的语言来反应这个社会发生的荒诞不经的现实生活还有无关紧要的人物,同时还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那就是在品特的戏剧作品中,一直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威胁存在,品特用自己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来显示人物口头语言上的细微差异,通过语言来反应人物之间交流的困难,语言的深度含义和各种各样的沉默和停顿,这也就是所谓的“品特风格”。本文希望通过语言学视角下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品特代表作《房间》中的人物对话进行解读,希望可以对品特的戏剧有更深的了解。
一、对语言学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概述
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语言的使用情况的,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交际语境中如何去运用和解释语言情况。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必须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就是语言学研究话语的常用原则。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Grice第一次提出了合作原则的概念。认为在所有的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都有一种很好的默契感,这样才会让整个谈话过程符合交际的目的和方向。但是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却不是这样的,一方有时为了达到一定的特定的目的和要求,会故意违反这个原则,会让对方体会到话语的言外之意。语言学中的合作原则主要有四个准则去遵循:第一,数量准则——话要说到足够,但是不要多余,第二,质量准则——要说真话,不应该说假话和没有根据的话,第三,关系准则——说的话语要和话题有关,第四,方式准则,说话要简洁明了,不要用生涩生硬的词语,避免产生歧义,语言要尽量简明,有条不紊。
语言学里面所讲的礼貌原则主要是指在话语的交流过程中表现出语言的尊敬和谦虚的态度。礼貌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是融洽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Leech的礼貌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语言得体原则——减少有损别人语言的出现,第二,语言的慷慨原则——减少表达利己的语言,第三,语言的赞誉原则——减少对他人贬损的语言,第四,语言的一致原则——减少和对方对立语言的出现,第五,同情原则——避免和他人感情上的对立。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可以遵循自己的目的和意愿,遵循或者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但是,将语言学的这两个重要原则用于品特开创的荒诞派的戏剧中的研究还比较少,相对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品特的戏剧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戏剧中人物对话的沉默,停顿等都不同于常规的语言交际,将语言学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引入到品特戏剧的人物对白研究之中,对我们从对话语言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品特的戏剧作品风格和戏剧作品中的艺术内涵。
二、语言学视角下对品特《房间》中人物性格的解读
品特的《房间》于1956年完成,是品特的第一部剧作品,其中讲述的是一对住在一间出租屋里面五十多岁的夫妻胡德先生和罗斯女士的故事,这一对夫妇几乎与世隔绝,很少和外界进行联系,这个房间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罗斯渴望宁静安逸的生活,最大的希望就是没有人来打扰他们。但是,接下来的一共出现的四个人将他们的安静生活给打乱了,失去了往日的平衡。首先打破他们安静生活的是到来的肯德,在表面上看,他是一个房东的身份。紧接着到来的桑迪夫妇,他们正在一直寻找出租房,并且想租住罗斯他们正在住着的这一间出租屋,他们这样的话语让罗斯感到了紧张和害怕。最后进来的是黑人赖利,他也许可能是罗斯以前的情人,所以他称呼罗斯一个谁也不曾知道的小名,并且给罗斯带来了一些关于他父亲的消息。这时的罗斯似乎已经被赖利所打动,准备和赖利一起出走。就在这个时候,胡德回来了,抓起椅子,杀死了赖利,看到丈夫杀死了自己的情人赖利,罗斯顿时双目失明了。
品特早起的剧作品一般被称之为“房间剧”,故事通常发生在一个房间里,品特会揭露出日常生活中的惊心动魄的地方并且强行打开被压迫者紧闭的那扇门,罗斯就是这样的一位受害者,是这个房间中最为柔弱和善良的女性,在来自外面世界中的莫名其妙的威胁中惶惶不可终日,担心害怕。对于罗斯来说,《房间》中任何一个任务对于她来说,都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威胁。品特正是通过剧作中罗斯和其他人物的语言对话,通过他们交际中对于语言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循和违背的描述,来营造出一种潜在的威胁,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房间》的刚开始,罗斯正在忙着做早餐,她的丈夫胡德就坐在旁边,悠闲地看着手里的报纸。他们之间这时的对话是一种不能称得上的对白的对白。胡德坐在桌子边看着报纸,罗斯在火炉的旁边:
罗斯:这个给你。这可以让你温暖。
罗斯把鸡蛋和肉放在了碟子里面,关掉了煤气把碟子放在了桌子上。
罗斯:天真的好冷啊,可以这样直白地说,这简直就是一种谋杀。
对了,你赶紧吃吧,这是你需要的,房间里面很暖和,至少比地下室要强上上千倍。
……
就这样,罗斯断断续续说了123个句子,但是她的丈夫胡德在一旁则是始终一言不发,在表面上看罗斯是语言交际的主导者,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罗斯不停的语言赘述其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表现,只有她这样不停地叙述下去,交际才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从罗斯对胡德无微不至的饮食起居的关怀和照顾的行为和所述说的内容中,我们可以得知罗斯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家庭主妇的形象。罗斯在关心胡德的时候还想起了地下室住的人,说明了罗斯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对于生活的追求,罗斯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在这样寒冷的冬天,罗斯还是觉得“能够待在这样的房间里,我自己已经觉得非常的满足了”。和罗斯相比,胡德才是这个家庭的主宰,胡德的一言不发既违反了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也违反了礼貌原则。胡德不在意这样的对话是否还能继续下去,同时也不在意这样是否对罗斯不礼貌,从这样的言语交际行为可以看出胡德是一个多么冷漠的形象特征:对于和自己同处一室的女人的嘘寒问暖和悉心照顾竟然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这样的人会是一个多么冷酷无情的人啊!
三、结语
通过我们对品特《房间》中罗斯和胡德的语言对白的部分举例,对人物对白中语言交际所运用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循和违反进行分析,品特荒诞喜剧成功地将房间内捉摸不定、若隐若现、无处不在的威胁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生活在房间中的人物为了自己生存的空间而不惜使用任何手段,他们的目的和性格特征在他们的语言对话中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参考文献
[1]MARGARET D.The Oxford Compan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M].Oxford:Oxford Publish House,1993.
[2] HAROLD P. The Room [M].New York:Grove Press,1961.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李咏梅.国内外哈罗德品特研究现状与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7(6).
[5]熊学亮.语言学新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