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4期 ID: 420992

[ 易丹 文选 ]   

柳州话中“去”的一些特殊用法

◇ 易丹

  摘要:柳州话中的“去”除了具有普通话中的表义和用法之外,还有四种不同于普通话的特殊用法,即表“性状改变”的助词用法;表数助词用法;带特殊宾语的趋向动词用法;表“继续”“连续”“持续”义的动词用法等。文章详细论述了柳州话中“去”的这四种特殊用法,并对部分用法的来历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柳州话 去 助词 动词
  引言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北部,辖6县4区。柳州话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归为西南官话桂柳片。在柳州话中,“去”有一些不同于普通话的特殊用法。
  一、助词“去1/2”
  (一)表“性状改变”的助词“去1”
  柳州话中,助词“去1”读作[k‘?24]①。通常附着在动词或简单动补结构上面,表示“性状改变”的语法意义。可与语气副词“都”搭配使用,“去”用于句末。含有语气副词“都”的句子,句末可以有“了”也可以没有。带上“了”是表示一种确认的语气,即确认性状改变已经成为事实。助词“去1”出现的句子中如果没有语气副词“都”,句末一般都要带上“了”来确认性状改变已经成为事实。
  助词“去1”表示的性状改变,往往带有非预期和消极的不如意的色彩。助词“去1”的前面一般不能出现宾语,宾语须提到句首或放在副词“都”的前面。
  1. 句中有副词“都”②
  柳州话中与助词“去1”同现的副词“都”是语气副词,“都”隐含有强调极性的语义内涵,用以加强说话人的主观性语气。“都”具有一定的衍推程度之深的意味在里面。与“都”共现的助词“去1”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助词,还处于动词向助词虚化的进程中,还有部分动词义滞留在“去”中。
  (1)都+动/形+去1
  动词多为单音节的不及物状态动词,而且是光杆动词,不带宾语和补语。句末可以带“了”也可以不带“了”,带上“了”后有表示“确认”的语气。这种句式结构没有对“时”的限制。
  (1)那个老师讲话算搞默了,那天上课我笑得肚子都痛去。(那个老师讲话非常幽默,那天上课我肚子都笑痛了。过去)
  (2)哈哈哈,笑得我肚子都痛去。(哈哈哈,我肚子都笑痛了。现在)
  (3)天太冷,手都僵去了。(天太冷,手都僵了)
  (4)你摇得我头都眩去。(你摇得我头都昏了。是说别人抓着我的身体摇我)
  (5)莫摇了好咩③,你摇得我头都昏去了。(不要摇了好吗?你摇得我头都昏了)
  (6)这道题算得我心都烦去。(这道题算得我心都烦了)
  (7)她气得火都冒去。(她气得火都冒出来了)
  (8)我没顶得了,再走肯定走得我脚都断去。(我顶不住了,再走我的脚肯定要走断了)
  (9)你看他算激动了,这点点东西讲哏久,讲得口水都飙去。(你看他好激动,这点东西讲了那么久,讲得口水都彪出来了)
  (10)这部电影好恐怖哩,吓得我都打抖去。(这部电影好恐怖的,吓得我都发抖了)
  (11)你哏子问,问得我都紧张去。(你这样问,问得我都紧张了)
  (2)都+动+补语(结果、程度)+去1
  补语常为带有程度义的结果补语“完”。表示从正常状态进入到状态动词所表现的程度非常深的一种状态。句末可以带“了”,表示“确认”的语气。
  (12)这凯姜抠得我手都痛完去。(我抠这些姜抠得手非常痛了)
  (13)苹果放得都烂完去了。(苹果放得都烂完了)
  (14)你再拖,水都挨④他喝完去。(你再拖,水就被他喝完了)
  (3)都+动+补语(趋向)+去1
  用于趋向补语之后的“去”,动词义已经非常弱,只表示“性状改变”的语法义,其虚化程度已经非常深了,基本上发展成一个语法词。
  (15)臭多,苍蝇都飞来去。(太臭了,苍蝇都飞来了)
  (16)东西你没有放稳,搞得都跌下来去。(东西你没有放稳,搞得都摔下来了)
  (17)里面太热了,我都想跳出来去。(里面太热了,我都想跳出来了)
  (18)等得太久,搞得他们都进来去。([原本不让进的]等得太久,搞得他们都进来了)
  2. 句中没有副词“都”
  句中没有副词“都”的,句末一般都带“了”,用于表示状态的变化已经成为事实,常用于陈述句。句子所表述的是状态的一种变化(从A状态到B状态的实现),而并不在于表现某种结果。句末不带“了”的不多见。“去”脱离语气副词“都”单独使用时,已经逐步虚化为一个真正的助词。
  (1) 动+去1
  动词多为单音节的不及物状态动词,不带补语、宾语,句式比较简单。表示原来没有出现这种状态,现在出现了。
  (19)水滚去了。(水开了)
  (20)手肿去了。(手肿了)
  (21)脚掰去了。(脚跛了)
  (22)木头烂去了。(木头烂了)
  (23)他醉去了。(他醉了)
  (2)名(受事)+挨+名(施事)+动结+去1
  动结式为简单形式。动结式后面一般不能带宾语,如果带宾语,宾语要与受事主语具有所属关系。句子表述的是受事前后状态的改变而并不是单单是受事当前的结果。
  (24)瓶子挨他跌烂去了。(瓶子被他摔烂了。比如:“那个瓶子咧?”答:“挨他跌烂去了。”瓶子本来是好的被他弄烂了)
  (25)香蕉挨他吃完去了。(香蕉被他吃完了。比如:看到桌上的香蕉皮,你也想吃。问:“还有没有香蕉?”答:“香蕉挨他吃完去了”。意思是原来的确有,现在已经没有了)
  (26)羽毛球拍挨他打断去了。(羽毛球拍被他打断了。比如:“为什么没继续打羽毛球了?”答:“羽毛球拍挨他打断去了”。羽毛球拍原来是好的,现在断了)   2. 动+去+数量
  (58)这块布哏大,恁子好做衣服咯,要裁去一半才得。(这块布这么大怎么好做衣服呢,要裁掉一半才可以)
  (59)他把肉咬去一大半了。(他把肉咬了一大半)
  (60)这块玉崩去半边了。(这块玉破了一半)
  (61)蜡烛才烧去三分之一,还有一大半咧。
  (62)他花去几万块钱了。
  3. 动+数量+去。
  (63)他花了几万块去了。(他已经花了几万块钱)
  (64)他跑了三个来回去了才搬完这凯东西。(他跑了三个来回才搬完这里的东西)
  (65)年纪小小哩,手机都换了好几个去了。(虽然年纪小,但是手机都换了好几个)
  (66)(公交站台等车)我都等了三十分钟去了才得走。(我等了30分钟才走成)
  (67)(等着看演出)等了哏久去了恁子还没到时间。(我已经等了那么久了怎么还没有到时间)
  三、动词“去4”
  柳州话中,动词“去4”也读作[k‘?24],它除了具有普通话中动词“去”的表义和用法之外,还有两种比较特殊的用法。
  (一)表示“继续”“连续”
  常用句式为:动(表示动作)+数量(补语)+去。不带“了”。句中使用“再”的,“再”可以省略,表义不变。句中与“去”联系的是动补短语。
  (68)我还有力,再爬多几楼去都得。(我还有力气,再多爬几楼都还可以)
  (69)这个东西质量好,再用多几年去都谬问题。(这个东西质量好,再多用几年都没有问题)
  (70)我这杆笔还有墨,再用多几轮去都还写得出。(我这支笔还有墨水,再用几次都还能写出来)
  (71)大人没像娃仔,大人的衣服可以穿几年去,娃仔年年都要买。(大人不像小孩,大人的衣服可以穿几年,小孩的衣服年年都要买)
  (二)表示“持续”
  常用句式为:动(表示状态)/形+补语(程度)+去。句式是表示处于动词或形容词所表现的状态中,而且程度很深。可以带“了”。“去”前可以插入宾语“我”“你”等。
  (72)这轮考试考得没好,烦死去了。(这次考试考得不好,烦死了)
  (73)一口气爬上十楼,困死去了。(一口气爬上十楼,累死了)
  (74)衣服穿没够,冷死我去了。(衣服没有穿够,冷死我了)
  “去”表示“继续、连续”的意义,这里面暗含一个自然的时间终结点,是在达到这个结点后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例(68)是说已经爬到了预期的楼层了,是在完成了这个目标之后说的话。例(69)是说这个东西已经用了几年了,已经达到了预期的使用年限。是在达到这个使用年限后说的。例(70)是对方认为这支笔写完这一次应该就达到它的使用限度了,不能再写了。但是说话人认为还有墨,可以继续使用。例(71)是以小孩衣服的穿着年限为参照时间,作为一个暗含的时间结点。但是事实上大人的衣服穿着年限要比小孩的长,因为小孩在长个子,大人身材基本定型。
  “去”表示状态的“持续”,随着这种持续,程度在逐渐加深。在整个过程中,存在这样的状态变化过程:“不A-→ A-→ A+”,即“没有出现状态A → 出现状态A →状态A程度的加深”。“A”的时刻是结束“不A”的时刻,同时也是“A+”的起始时刻。
  我们认为,柳州话中动词“去4”表示“继续、连续”和“持续”的用法是普通话中“动+去”(“去”前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去”的目的)中的“去”用法虚化的结果。
  例如,普通话的 “开灯去”“买菜去”。“开灯”和“买菜”是“去”的目的。如果灯已经开了,菜买回来了,那么“去”的目的就达成了,整个动作也就结束了。“去”前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所表示的动作得以实现就是“去”的一个自然的时间结点。如果在谓词的后面再加上表示动量、时量和程度的补语,这就说明动作、状态在实现后还可以得以继续、持续。当“动+去”中间插入了补语成分之后,“去”与前面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关系变得没有以前那么紧密了,这种语言环境也会为“去”的虚化创造条件。语
  附注
  ①柳州话有五个声调,分别为:阴平44、阳平31、上声54、去声24、入声5。柳州话中没有明显的轻声。
  ②严格意义上说,与副词“都”共现的“去”还不是虚化彻底的助词,它正处于向助词方向虚化的进程中。由于与副词“都”共现的“去”与独立使用的助词“去”关联密切,所以将这两种情况放在一起,方便讨论。
  ③柳州话中的“咩”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可以用于是非问句和反复问句中。
  ④柳州话中的“挨”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被动标记“被”。
  ⑤柳州话中用单音节“女”指女儿。
  参考文献
  [1]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5.
  [2]李崇兴.《祖堂集》中的助词“去”[J].中国语文, 1990(1) .
  [3]梁银峰.汉语事态助词“去”的形成过程[A].语言研究集刊(第四辑)[C].2007.
  [4]梁银峰.汉语动相补语“来”、“去”的形成过程[J].语言科学, 2005(6).
  [5]徐丹.趋向动词“来/去”与语法化——兼谈“去”的词义转变及其机制[A].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C].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6]林华勇,郭必之. 廉江粤语“来/去”的语法化与功能趋近现象[J].中国语文, 2010(6).
  [7]陈山青.湖南汨罗方言的将实现体助词“去”[J].中国语文, 2012(2).
  [8]陈垂民.闽南话的“去”字句[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3(3).
  [9]陈泽平.试论完成貌助词“去”[A].闽语新探索[C].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
  [10]陈泽平.福州方言动词的体和貌[A].张双庆主编《动词的体》[C].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出版, 1996.
  [1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12]李如龙.泉州方言的体[A].张双庆主编《动词的体》[C].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出版, 1996.
  [13]林亦,覃凤余.广西南宁白话研究[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14]蒋绍愚,曹广顺. 近代汉语研究史研究综述[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15]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6]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17]张谊生.副词“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兼论“都”的表达功用和内部分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5(1).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3CYY003);广西科技大学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校科社1261108)]

柳州话中“去”的一些特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