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4期 ID: 420957

[ 王犹男 文选 ]   

任务型教学在留学生中级汉语阅读课程中的应用

◇ 王犹男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留学生教学上存在缺陷,这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偏重于知识的掌握而非知识的应用,这与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目的不能完全符合,任务型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弥补这种教学上的不足,在中级汉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应当重视任务型教学方法,让留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留学生 中级汉语阅读
  引言
  听、说、读、写是对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考查的四项基本内容,阅读能力是四项能力中最为基础的一种能力,也是外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留学生中级汉语阅读课程的教学中,对留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因为留学生学习中文的目的不仅为了获取更高的分数,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一种获取中文信息的能力,以便能够更好地运用到以后在中国的学习与生活中。针对留学生学习中级汉语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将更多精力放在留学生阅读应用性能力的培养上,任务型教学方法就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任务。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留学生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把授课的重心放在对句子的理解和语言知识点的讲授上,所以教师们上课时更多的时间在讲授字词、分析语法、讲解课文、解答课后题等。然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在留学生汉语阅读的教学中产生很好的效果,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更侧重于培养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注重于学生对知识的一种“输入”过程,作为留学生来到陌生的国度,由于生活环境以及语言、文化上的差异,这种知识上的“输入”则会大打折扣,传统教学方法的授课效果将难以完全实现。另外,虽然现代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但仍然不能否认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以及获取更高的成绩仍然是现代教育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目的,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是能够达成该种目的最为有效的方式,然而这一教学目的对于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说则不完全准确,留学生们学习汉语固然是希望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更为重要的是留学生们希望通过学习汉语,能够将其更好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也就是说他们更主要的是一种语言学习中的应用能力,所以留学生们对汉语的学习不仅仅存在知识上的“输入”,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对知识的“输出”,通过学习能够实现对汉语的灵活运用。[1]所以,这种侧重于知识“输入”的传统教学方法在对留学生汉语的教学中应当作出适当的调整。
  同时,传统教学方法自身也存在一些弊端。传统教学方法过分注重教师对课程的讲解,往往会形成一种老师过于主动而学生们过于被动的关系,这种状态的延续使学生往往会对老师产生一种依赖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可能导致学生们创造力匮乏等现象,难以养成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这些能力的缺失,由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缺乏兴趣并且缺失主动探索、学习的能力,就会导致一旦学生不再学习本门课程后,学生们会迅速遗忘掉所学的知识。
  二、任务型教学方法具有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弊端的功能
  任务型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围绕做任务的方式来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参与、互动等方式来获取知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这种教学方法通常用在除母语外的其他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任务型教学方法是由英国Prabhu学者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最初提出的,Numan教授在其1989年发表的论文中正式提出了课堂中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使用,该教学方法逐渐发展成为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指导外语教学的一种趋势。[2]任务型教学方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引入我国,2001年,中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要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从此,任务型教学模式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任务型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意义是将语言运用的基本知识变成具有应用性的、实际意义的课堂任务,通过对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教师通过使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对知识的“输入”,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对知识的“输出”,这样,学生们既能够掌握语言知识,又能够实现对语言知识的有效使用。所以,任务只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对语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将二者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任务型教学方法主要包含如下几点核心内容。
  (一) 任务型教学方法要贯彻学会用语言以及用语言学的核心理念
  任务型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们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一个与本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任务主题,这个任务主题必须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同时任务的内容要涵盖本节课中所要讲授的相关知识点,并且确定不同的模式,各种不同的模式下学生们都能够参与其中。
  (二)任务主题的真实性
  任务主题的真实性是决定了任务型教学方法质量的关键,这里的真实性主要是指主题与现实生活结合的紧密程度,任务与生活结合的越紧密,任务型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成效就越高,学生们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也就越强。这种结合主要体现在如何将课本中的语言与知识点有效地融合在任务中,进而摆脱了一种因枯燥重复而可能导致的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单调或流于形式。
  (三)任务主题设计上的阶段化
  这要求教师应当对课堂上学生对汉语掌握情况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或者了解,能够对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整体的把握,绝不是一味追求主题上的标新立异而忽视了学生们的应用能力、接受能力。训练学生们应用能力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对任务划分为不同阶段,层层推进,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后再继续完成下一阶段的任务,这样就能够实现学生应用能力上的整体提高。
  (四)在任务内容设计上的“语(言)、文(化)”
  这里的“语(言)、文(化)”化是指要把任务融入我国的语言与文化背景,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们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相互之间的语言、文化千差万别,任务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能够掌握一种语言,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当尽量将包含语言习惯、文化背景的内容安排其中,在学生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这些内容进行解释、分析。同时,任务内容中包含“语(言)、文(化)”,也能够使任务本身更加形象、生动,更加具有趣味性。

任务型教学在留学生中级汉语阅读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