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4期 ID: 420995

  

语文教育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 莫晨莉

  摘要: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或者理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大量使用汉语对英语知识进行讲解的模式,另一种是近年来流行的纯粹英语语境的教学模式。然而,现行的两种主要的高校英语教学方式对提高当前英语教学质量均效果不彰。对此,在借鉴语文教育方法的基础上为高校英语教学探寻有效的方式至为必要,其有助于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育 高校英语教学 方法启示
  引言
  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一种不同于其母语汉语的外语,但一直以来其教学质量都不尽人意。尽管高校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对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但事实证明其效果都不理想。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语文教育中涉及到的汉语元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大量渗透,从而被很多学者认为是阻碍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为此,很多高校进行了纯粹英语语境教学模式的改革。但这种教学模式同样面临着对语文教育影响下的学生来说水土不服的问题,教学质量提高远远达不到改革的预期。
  一、语文思维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指的是我国在大规模开展高校英语教学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及本世纪初直至目前大多数高校仍在实行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师基本使用中国自己培养的本土教师,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汉语作为解释相应英语知识的工具。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符合了我国高校学生的语文学习的传统,但由于其对英语教学产生的种种负面作用而备受诟病。
  (一)影响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
  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汉语作为英语教学的工具,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汉语的依赖。这种依赖产生的后果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将需要学习和理解的英文资料翻译成汉语,然后根据自己在语文教育影响下养成的思维习惯对其进行理解后再翻译成英文进行表达。这种情况最典型的是英语会话和英语写作。在英语会话中,很多学生往往反映迟钝,最关键的原因并不是其听力或者表达能力有问题,而是其必须将听到的英语信息翻译成汉语,然后再将需要回答的话根据语文学习时形成的习惯想好之后翻译成英语表达出来。而对于英语写作来说,很多学生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将需要写作的英语信息进行英译汉,然后语文写作,最后汉译英。这种对语文学习中养成的思维习惯的依赖,使学生在处理相关的英语信息时难以养成独立使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而必须经历额外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的过程,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1]
  (二)使学生产生“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由于语文教学中包含的诸多元素同英语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过多使用汉语进行相关的讲授,必然会使学生仍然习惯于在语文学习的模式下理解英语的相关内容,其结果是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产生各种各样的“中国式英语”的错误。[2]这些“中国式英语”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发音、语法、具体的词义等。如使用同英语发音类似的汉语发音进行英语会话的“洋泾浜英语”,汉译英或者是英语写作时完全不注意时态和单复数,对某些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词仅仅从其类似的汉语字义进行理解等。这些“中国式英语”的错误往往构成中国高校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常见错误。而这样的常见错误的产生毫无疑问同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摆脱语文教育的影响有着密切联系。正是因为高校英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上述的学习效率低下,容易出现“中国式英语”的错误,很多学者认为传统英语教学中大量出现的语文教学元素是造成高校英语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于是出现了纯粹英语语境式教学的改革。
  二、语文环境下纯粹英语语境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纯粹英语语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最大程度避免语文教学中形成的语言习惯的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学习效率低下以及“中国式英语” 的错误。因此,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然而,近年来实施纯粹英语语境教学的事实证明,这一教学模式仍然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其对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提高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
  (一)无法真正阻断语文教育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纯粹英语语境教学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语文教育中形成的语言习惯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负面影响,但具体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这一效果是值得怀疑的。事实证明,很多高校在实行纯粹英语语境教学模式或者尽量向这一模式靠拢之后,上述的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以及“中国式英语”的错误仍然普遍存在,如学生会话时的反应速度以及写作时的效率并未有质的提高,各种向语文学习中形成的汉语语言习惯靠拢的发音、语法、词义理解的错误仍然是学生中常见的错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们之前受到的语言教育是以汉语为内容的语文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短暂的对语文教育影响的隔断能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在高校花费巨大的代价努力达成纯粹英语语境教学的情况下,这种效果不彰的结果是很不尽人意的。
  (二)降低初中级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对于大多数处于初中级英语学习阶段的高校学生来说,其掌握的英语知识的熟练程度和有限性,不足以支撑其直接使用英语对相应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思考,遑论形成独立的英语思维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强制性的纯粹英语语境教学,并不能在事实上改变其必须借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语言习惯对英语信息进行整理和理解的思维方式,而只会使其进一步缺少相应的汉语信息进行辅助,从而增加其借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语言习惯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增强很多初中级阶段的英语学习者的畏难情绪,打击其学习兴趣,最终降低其英语学习效率。
  (三)直接同汉语文化环境的社会需求相背离
  从纯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正确度来讲,纯粹英语语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为纯正和标准的所谓原汁原味的英语。但事实上,社会上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的要求并不仅仅只有英语的纯正性这一方面,甚至英语的纯正性并不是汉语文化环境的社会对英语学习者的主要要求。高校英语教学培养的人才必须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对于汉语文化环境下的社会来说,其对人才在英文方面的主要需求为能够将英语信息引入汉语文化环境或者将汉语文化环境下的信息向英语世界传播,从而实现汉语文化环境与英语世界的双向交流。在这种双向交流的过程中,无论哪一个环节事实上都必然同汉语文化环境紧密相连。如果实行所谓的纯粹英语语境教学,事实上同汉语文化环境下的社会需求产生了直接的背离。在纯粹英语语境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想象其可以非常自如地在英汉两种语言,在英语和汉语各自代表的文化环境中自如转换,从而顺利达成汉语文化环境下社会需求的英汉两个不同世界之间的双向交流。   (四)纯粹英语语境教学模式实现的成本高昂
  在语文教育的影响下,要达成纯粹英语语境教学模式的代价是非常高昂的。为了实现纯粹英语语境教学,必须为其筹备相应的师资,建立相应的教学设施,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以及实行单独的财务核算等。而这些师资、教学设施等均比传统教学模式中相应的师资和教学设施要昂贵得多,很多财务状况不是很好的高校干脆就没有能力进行纯粹英语语境式的英语教学。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单纯为英语教学进行代价高昂的投入是否划算,也是高校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
  三、语文教育对高校英语教学路径的启示
  (一)根据学习英语的阶段控制语文教育模式使用的频率
  对于初中级英语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因为其对英语的熟练程度以及知识量都不足以支撑其具有独立的英语思维能力,适当使用一定的语文知识对相应的英语知识进行解释是必须的。此阶段的学生因为必须借助语文学习中形成的语言习惯对英语知识进行整理和理解,一定程度的汉语讲授的辅助有利于其迅速完成英汉之间的信息转换,提高其英语学习的效率和兴趣。但是,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积累和熟练度的提升,应尽量减少语文教育模式的介入,以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直接进行思维的能力。
  (二)增加英汉两种语言、两种文化比较教学的内容
  对处于汉语文化环境下的中国学生来说,“中国式英语”的错误始终是高校英语教学质量难以克服的关键性问题。如上所述,即使实行纯粹英语语境式教学,由于语文教育的大环境的影响,克服这一问题的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其实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是必须让学生知道语文教学中语言的运用习惯同英语的差异,只有在其明白这一差异的基础上,才能自觉地注意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采取措施克服这种差异导致的错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大量增加对英汉两种语言、两种文化进行比较的教学内容。
  (三)提高英汉互译以及英语会话在英语教学中的比重
  汉语文化环境下社会对高校英语教学的要求,是提供能在英汉两种语境中进行双向沟通的人才。[3]而这种双向沟通最需要的英语技能,是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自如转换及同外国人进行口头沟通。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应当在英语教学中即对学生这两种社会需要的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提高英汉互译以及英语会话在英语教学中的比重。语
  参考文献
  [1]苏留华.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04).
  [2]潘华慧.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1).
  [3]吴越.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场认知方式、学习风格、学习动机以及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04.

语文教育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