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色市右江区是壮族聚居区,粤语是城区主要交际语言,受到其他语言(方言)的影响,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产生了变异。并且其也对其他语言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百色市右江区粤语 语言接触 变异 研究
引言
百色市右江区位于广西西部,系百色市政府所在地。与其交界的周边县份有:田阳县(东、东南);德保县、靖西县(西南);云南富宁县(西);田林县(西北);凌云县(北);巴马县(东北)。我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该区人口为32万,有壮、汉、瑶、回等23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1.12% [1]。是以壮族为主,多民族聚居地区。使用的语言有汉语(粤语、西南官话、普通话、蔗园话)、壮语、瑶语。右江区使用的粤语,本地人俗称 “百色白话”“百色话”,使用范围主要为原县级百色市市区,现在百色市右江区城内,其中又以百胜街、中华街、解放街、文明街等四条老街人数最为集中。从使用的人口数量来看,粤语是百色市右江区城区最为通行的汉语方言。
百色市右江区是壮族聚居区,也是壮语集中使用的地区。在桂西壮族聚居区,粤语成为最为通行的汉语方言与右江关系密切。解放前,该地区陆路交通不发达,无论客、货运均主要依靠水路,百色水路交通以右江为主。右江自该城西向东,再沿田阳、田东、平果、隆安等县一直向东汇入邕江。当时广东与百色的客货往来就以西江——郁江——邕江——右江等依梯次逆流而上或顺流而下。百色是广东西行者的最后一个落脚点。[2]粤东会馆——现今百色的标志性建筑,是1720年广东籍商人梁煜为首集资兴建,是百色当时最大的砖、石、木结构建筑。广东商人带来了东部先进的经济、文化,成为当地人学习的对象,其中当然也包括语言。这使粤语逐渐成为百色城区主要的交际用语。
西南官话是明朝傅友德、沐英等人平蜀征滇、调北填南之后才大量进入广西的, 历史比平话短得多,但由于它是“官话”,凭借它在官场、文化、教育和商业方面的优势,很快就在广西各地的县城和部分集镇通行开来。[3]在广西中西部北部的一些城镇墟场中,西南官话是壮、侗、苗、瑶等民族聚居区的主要交际工具,也是城乡中小学校教学的主要用语,(近年来这些民族地区才逐渐改用汉语普通话教学),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机关也大都使用西南官话,因此,西南官话成为对广西境内少数民族语言有着较大影响的汉语方言。[4]解放后,大批干部南下,来到百色工作,西南官话成为机关、厂矿主要的交际用语。
百色市右江区那毕(现龙景街道)、永乐、四塘三个乡镇的汉族居民,大多是以种植甘蔗为生,自称蔗园人。其自称所使用的语言为“蔗园话”。意思为甘蔗种植者所说的话。蔗园话是广西平话别称之一,使用范围主要在广西左右江一带,属桂南平话。百色蔗园话历史比较悠久,并且龙景、永乐、四塘离城区很近,蔗园话在城区也有使用。[5]
五十年代以来,国家开始推广普通话,百色城区居民亦开始学习、使用普通话,经过多年的推广普及,普通话已经成为百色的主要交际语言。
城内回族不使用回语,亦使用粤语。瑶语在城内也未有使用的记录。
多民族聚居及沿江的地理位置的特点,造就了百色城区白话为主,多语并存的语言使用情况。经过五十多年的推广普及普通话,普通话已经逐步取代粤语,成为百色城区的主要交际语言。粤语的使用呈萎缩趋势。萎缩的原因已在拙作《白话为主 多语并存》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同一地区多种语言、方言的使用,必然相互接触、相互影响。李锦芳(1990)“语言影响是指两种以上的语言在接触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吸收使得对方原有的语言结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发生变异现象。一般来说经济文化水平高、人口众多的语言容易影响经济文化水平低、人口稀少的语言,而后者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前者。语言学家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语言关系是双向的,相互的。即不管什么语言,它既能影响别的语言,也会受别的语言影响。” [6]语言接触的理论也告诉我们,世界上孤立生存是十分罕见的,由于族群之间的相互交往必然要通过语言进行沟通,于是就会发生语言接触,语言接触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7]语言接触导致的原因变异与影响既有单向性的,也有双向性的,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相互影响、借用和渗透。
以下我们从壮语、西南官话、普通话进行讨论:
本文材料来源:壮语北部方言由黄彩庆提供,广州粤语来自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方音字汇》第二版重排本,百色粤语、西南官话为作者本人调查所得。
一、壮语对百色粤语的影响
(一)语音
壮语对百色粤语的影响我们做以下讨论。
1.声母方面:有边擦音[?]
这应该是受壮语(古百越语)深刻影响的汉语方言的共同特征。《广西通志·汉语方言志》在概述广西粤语特点时说“大部分地区有边擦音?,来自古心母字及生母少数字”[1]。对于这个语言现象,戴庆厦“西路粤语(包括广东西部和广西东南部)古心母字演化成边擦音?(广州仍读s),……这种特性不是古汉语语音的继承,而是古壮侗语影响的遗迹。” [8]
韦树关在《古帮、端、心母在广西汉语方言中的特殊音读》中阐明:“广西汉语方言将古心母读为?,也是古越语语音特点的遗存。这可以从壮语方言的语音比较中得到确认。” [9]
在百色粤语中, 读[?]的字有192个,其中来自心母的有125个,有“苏西私扫秀三伞心辛箱息姓送”,来自邪母的有26个“序绪词辞嗣寺松诵颂讼旬巡”,来自生母的有14个“洒傻所数师稍搜馊漱霜朔缩”,来自精母的有5个“紫资姊子梓”,来自清母的有5个“雌此刺次悄”,来自从母的有5个“疵自字慈瓷”,来自书母的有3个“戍膻释”,来自崇母的有2个“事士”。除心母和生母外,[?]主要来自止摄开口三等。
我们将百色粤语里读[?]声母的字与广东粤语的代表广州粤语进行比较,广州粤语相应的字读[?]。例如 苏 心 洒 沙 双 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