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飘》是由美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反映美国南北战争并且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小说以南北战争的战前、战时、战后为时间线围绕主人公斯佳丽的感情和生活经历展开,表现了女主公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本文通过对女性主义以及著作《飘》的简介,分析了斯佳丽的人物特征,继而展开描述其女性主义意识在作品中的整个发展过程。
关键词:《飘》 女性主义 斯佳丽 女性意识
一、女性主义简介
女性主义是“女性观察、审视任何事物的思想和主张,是一种基于反父权制政治利益的结盟,是一种在具有特殊政治目标中女性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地位要求的不断提升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思潮。女性主义最早起源于18世纪法国的启蒙主义思想,随后传播至欧美其他国家。可以说,在18世纪之前,女性在社会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不仅没有太多的话语权,而且没有明显的自觉意识。这种情况直到19世纪随着波伏娃等女权主义者的推动而得到了较大改观,接连出现了几次女性主义运动的高潮。直到20 世纪初女性主义运动在美国广泛流传开来,这一时期,一方面美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达到高潮,另一方面,世界妇女文学也普遍传播开,女性主义著作纷纷发表,女性主义思想得以广泛宣传。
二、《飘》的简介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小说。本书于1936年在美国问世,一经出现,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小说发表后,每日销量达5万册,第一年共发行了200万册,足以看出当时社会对这一小说的青睐。随后,该小说不但获得了普利策奖,同年还被好莱坞以5万美元的价格获得了将《飘》改编为电影的权利,于是又有了《乱世佳人》这部电影,自此,这一著作和电影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直到今天,这篇小说和这部电影仍被人们当做经典来品味欣赏。在该书中,作者主要以美国南北战争的战前、战时、战后为时间线索,以南方农场主的女儿——女主人公斯佳丽对爱情的追求为主线,描述了在南北战争中南方遭受的巨大破坏,塑造了一系列勇敢坚强的女性形象,斯佳丽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对这一系列自强不息的女性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的赞赏,也强调女性的权利,坚信她们能够摆脱传统的枷锁,从而成功地追求幸福和自由,实现自我价值。
三、斯佳丽的人物特征分析
(一)斯佳丽的坚强
在小说中,斯佳丽作为一位女性,她的坚强和勇敢让所有阅读小说的观众肃然起敬。小说中斯佳丽最早喜欢的阿希礼曾说:“斯佳丽,你不懂得害怕的含义,……你具有狮子般的勇气。”确实,就连阿希礼的结婚对象媚兰也说斯佳丽是勇敢的,是不懂得害怕的。每当有困难出现,斯佳丽不会退缩,而是勇往直前地去斗争。在《飘》中,斯佳丽的坚强和果敢无疑是一大亮点,她不是一位传统的完美女性,但是她的信仰和激情却令所有人折服。在美国内战那样战火纷飞的时代,她对生活的不放弃,她对愿望的不懈追求无不体现着她的坚毅和自信。
(二)斯佳丽的反叛思想
小说描写的斯佳丽自小就不是传统家庭所要求的淑女,她的内心和行动中到处都充斥着对传统的反抗和叛逆。为了获得平等的地位和追求幸福自由的权利,她勇敢地打破传统的枷锁和普遍道德观念的藩篱。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她不顾一切,勇敢向传统势力斗争。作者通过斯佳丽人物形象的描述,正面直接地表达了早期女性主义的追求和意识,同时也深刻表达了自己对于女性主义思想的赞赏。小说中有一段描写斯佳丽个性的文字,讲述的是黑妈妈教导斯佳丽要学习做一个淑女,因此在宴会上就应该少吃东西。于是在去赴十二橡树庄园烤肉宴会之前,黑妈妈让她吃掉整盘食物,这样在宴会上就不会因为多吃东西而损害形象,但斯佳丽却忿忿地说:“我讨厌老是没完没了的做作,想做的事情一件也做不了,我讨厌胃口小,想跑却只好走,明明跳上两天舞也不觉得累,偏偏说跳一支华尔兹就要晕倒,我讨厌说什么‘你真了不起’去骗那些见识还不如我的男人,我讨厌装作什么也不懂来让男人来告诉我,让他趁机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从斯佳丽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斯佳丽对于这些传统是多么的鄙视和不屑,这也充分表现了她内心里对传统的反叛和对真实个性的追求。
四、斯佳丽女性主义意识的发展过程
(一)斯佳丽女性主义意识在战前的觉醒
小说《飘》的整体时代背景就是美国南北内战,在小说刚开始,作者先描述了南方社会生活的场景。当时的南方仍处于传统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体制下,在一望无垠的红土地上,有着帅气的骑士,优雅的名媛,还有在这块土地上辛苦耕种的大批黑奴。在这样安逸悠闲的社会背景下,掩藏着深厚的父权制思想,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妇女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她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待在家里,照顾丈夫和孩子,她们也没有话语权,家里的事情都是由丈夫来决定,她们也没有权利决定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能做的只是承受来自社会和男性的双重压制。另外,她们也没有经济来源,家里的一切都是男性拼搏和经营的成果,她们只能依赖于自己的丈夫,经济不独立,因此其他的更无权干涉,只有服从。
然而玛格丽特·米歇尔塑造出来的人物——女主人公斯佳丽,却是在这个时代下的一个异类。从小时起她就是一个无论大脑里还是行动上都充满了反抗叛逆思想的女孩。她既任性又顽皮,敢于无视社会和习俗对女性的规定和要求,常常做出一些违背母亲和嬷嬷意志的出格行为,完全不把她们的教导放在眼里。上文中我们也举了去参加宴会的例子,宴会之前为了保住淑女的形象又不至于太饿,嬷嬷就让她先把肚子填饱,但是这一要求不但没有得到谅解,反而导致了斯佳丽的愤懑,她不愿意像传统的淑女那样做作,她认为在宴会上就应该好好享受美食。这一点足以表现出她的不同寻常和叛逆。另一方面,在感情上,她听到爱慕许久的阿希礼要结婚,于是勇敢地向他表白,但是却被拒绝了,从而引出斯佳丽的一段气话:“那么你为什么不说呢?你这懦夫!你是怕跟我结婚呢!你愿意跟那傻小丫头过日子,她是百依百顺的,过几天替你养出一窝小猪来,也是百依百顺的!为什么呢?”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蛮横、叛逆的女孩闯到读者的眼前,充分表达自己当时被拒的气愤。但是也仅仅是气愤,她在被拒绝后完全没有像其他女子一样,而是质问对方为什么不和自己结婚,为什么不喜欢自己!这些行为和话语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下也绝对是没有的了,充分体现了她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