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为著名的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在这部小说当中,小说所描述的故事曲折离奇,牵动着广大读者的神经,并发人深思。在小说中,主要是通过正面描写的方法描述15世纪中一些小人物形象,并向读者展现出少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与卡西莫多(敲钟人)以及克洛德·弗罗洛(副主教)三人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该作品体现出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并且将人性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基于此,本文对《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加以分析,以便深入理解该经典巨作所具有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 文学语言 语言特色
引言
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大作家雨果的经典之作,该小说自被出版之后,获得巨大反响。在小说中,他们身上的故事非常悲惨,主要是因受到封建王朝的强大势力迫害而使悲剧产生[1]。通过这部小说,可以反映出封建恶势力在人们身上所残留的祸害,并赞扬了人们善良与淳朴的品质,因此,对小说中文学语言加以分析,对于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说概述
在小说《巴黎圣母院》中,主要讲述的是两个不同的圈子内所出现的一些故事,一个是环境故事(以巴黎的圣母院作为中心),而另一个以人物故事(以爱斯梅拉达作为中心)。在环境的故事中,上演了许多悲欢离合的人物故事,让这两个故事能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小说中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纵情地在广场上歌舞,其美妙的舞姿深深地吸引了院中副主教的眼球,使他产生淫乱之心,并让手下去劫持女主人公。在劫持的过程中,法比(国王卫队长)在巡逻中刚好解救了女主人公,英俊的法比便吸引了这位少女,使其对法比一见钟情。副主教劫持女主人公的那一天,甘果瓦(诗人)正在演出,而这次演出却被少女美妙的舞姿所破坏,这让甘果瓦非常不悦。在晚上觉得无聊之时便偷偷地跟踪了女主人公,却意外地进入乞丐王国,被国王抓住,在他即将被绞死的时候,得到了女主人公相助而挽救了性命,最后甘果瓦和女主人公被迫变成了名义上的夫妻。副主教下手因为劫持女主人公而被捕入狱,但女主人公却不计较这件事,还给他水喝,这个行为感动了卡西莫多。副主教在发现女主人公与法比约会之后,便陷害法比,并刺死法比,然后诬陷于女主人公,让女主人公被捕,并被判了死刑。在对女主人公进行绞刑之时,卡西莫多救下这位无辜的少女,并将其藏在了圣母院。法庭无视圣母院的避难权,坚持对女主人公进行抓捕。在院中的流浪汉们虽积极救助女主人公,但却被国王军队打压。在这个比较混乱的时候,副主教劫持走了女主人公。在副主教的淫威下,这位少女宁死不从,从而彻底激怒了这位副主教,最终暴露了女主人公的踪迹,把她逼上了绞刑台。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看到爱斯梅拉达被绞死,发出邪恶的狂笑,卡西莫多面对这样的情况,悲愤地在绞刑台上将副教主推下去,而他则选择了和心爱的人一起永久消散。
《巴黎圣母院》这一小说中,作者通过写主人公在圣母院中避难,真实地描写出了当代巴黎人民的生活环境。当代的法国巴黎,神权比王权更具有威严,整个国家的治安以及法律就是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是爱斯梅拉达,为了充分体现故事主题,并将这一主题完美地展现给读者。她在小说中的出现都会有小羊的伴随。在基督教中,羊象征一种救赎,是真、善、美的化身。在这一小说中的主题表现,作为人物中心的爱斯梅拉达,吸引了法比与甘果瓦以及卡西莫多等人的注意。在小说的另一方面,这些人物能够进一步衬托出女主人公的真善美[2]。例如,虽然女主人公吸引了法比,但法比却不愿意为了她与贵族小姐解除婚约,虽然甘果瓦爱慕女主人公,却不情愿亵渎她,而卡西莫多愿意为女主人公牺牲自己的生命。
二、具备东方的团圆和谐美
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作品中的主人公在大刀阔斧中与命运进行斗争,最终主人公在悲壮中死去的剧情便是他们认为的悲剧。西方人认为,人在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一刻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的时候。《论莎士比亚戏剧》一书中,巴拉德雷认为,悲剧是作品中能够真正表现出主人公伟大的地方。这种悲剧的精神便是西方人所向往的,这种精神就是以悲惨的死亡方式作为故事的结局。在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美狄亚疯一般的复仇,哈姆雷特因能在复仇的过程中遭剑刺中而死,安娜因不堪一击而卧轨,这些悲惨的结局都可以让读者深深地陷入沉思,这是一种悲壮美。在作为东方之首的中国,文化的追求只是传统的中庸,就是在文学的创作过程中,悲剧也要充分表现中和之美,是读者对其追求的某种心理[3]。
在东方各种悲剧的文学作品当中,其审美艺术主要是体现出和谐美与团圆美,故事的结局总以完美的结局而呈现,如著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虽然他们都是为爱而死,但化蝶的情节让读者认为他们虽已死去但犹如还活着。梁祝在生时虽然不能在一起,但在死后却能够在同一个穴,最后化成彩蝶双宿双飞。这一种悲剧的创作能够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东方人思想,这是一种双重审美的追求(对自然与人格的审美追求)。对于小说《巴黎圣母院》 ,雨果对化尘的这一细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赋予爱斯梅拉达与卡西莫多之间爱情的美好愿望,是已经升华了的灵魂。这种创作方式,不但能够把西方悲剧精神表现出来,对于中国中庸式的审美特点也能够充分地展现出来。不管是雨果的化尘还是中国的化蝶,都是共同主题的体现,即都是爱情。爱斯梅拉达有着完美的形象,对纯真爱情的追求。雨果所描写的爱斯梅拉达不但外表美,心灵也很美。喜欢撅嘴是她的惟一不足。她比较天真,并不了解世事险恶,心地善良。并不了解男女之间存在的差异,也从来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东西。但这就是她的性格,喜爱跳舞,无拘无束、热闹的生活方式是她所追求的。她像天空自由飞翔的白鸽,随着自己的翅膀在这种生活里旋转着。她的性格以及所向往的与她的流浪生活是有一定影响的。在衬托爱斯梅拉达的美丽善良时,作者通过副主教的眼睛和救下副教主手下的时候来进行,这位美丽的姑娘是这么的举世无双、为人所动。她漂亮的脸蛋犹如一个会发光的物体,将连太阳都不及她的光芒[4]。作者除了描写这位姑娘举世无双的美丽外,对于她美丽的心灵也进行了刻画。当看见诗人误入乞丐王国被擒即将被处刑之时,这位善良美丽的姑娘见义勇为,为了救下诗人而摔罐,与诗人成为名义上的夫妻。对于正在受刑罚、也曾劫持了她的副主教手下,爱斯梅拉达竟主动给他水喝,不计较前事。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爱情可以在不衰的生命里、可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活跃着,是永恒的主题,可以震撼人们的心灵。对于纯真的爱情,雨果更多的是赞美。在小说中,爱斯梅拉达对于外表极丑的男人她也愿意挺身而出,这一情节能够令观看者感动。另外,将这个场景设计在刑柱上,柔弱女子的行为更是感动无数观看者。卡西莫多虽有丑陋的外表,但他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灵,雨果所塑造的爱斯梅拉达的完美形象是一位集美丽善良于一身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