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09年第5期 ID: 377406

[ 张超 文选 ]   

铺垫与伏笔一样吗

◇ 张超

  铺垫和伏笔都是记叙文中常用的写作手法,在某种程度上两者有相同之处,都有为下文服务的目的。所以经常有教师在教学时把两者混为一谈。但是笔者认为,两者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还是略有区别的。
  1 铺垫。所谓铺垫,就是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一般是把起铺垫作用的这段文字交代完之后。下面的内容是紧承前一段文字而来的,是上一段文字刻意强调的。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再如,《社戏》一文在“盼望看社戏”这一段交代没能看成戏的原因,并竭力渲染我没看成社戏的失望、沮丧的心情,实际上就是为下文去赵庄看戏作铺垫。
  2 伏笔。伏笔就是指文章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的感觉像是提前隐藏一些与后文相关的信息,但这个信息在后文的哪里出现,就不得而知了。但不会马上出现。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中,前半部分交代妈妈对“我”的叮嘱和孩子们眼中悬崖的高、险、陡这些内容,在后文中得到了照应,即“我”因为体质虚弱、胆子小在悬崖上下不来了,只能是独自啜泣。但这个内容并不是马上出现的。再比如《社戏》里,月下航行时,鲁迅写到了碧绿的豆麦田,为后文看戏归来偷豆吃埋下伏笔。这就是该伏笔与前面盼社戏这个铺垫的不同之处。

铺垫与伏笔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