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编”、“导”、“演”、“研”、“教”于一身的“说课”形式,正悄然兴起,它能综合反映教师素质、教育理论水平、教学业务能力,其重要性和功能已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它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产物,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良好途径。
说课使备课环节由只重视操作变成了既重视操作又重视理论研究。即:备课研究理论化。说课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对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它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如果让哪位教师进行说课的话,他自然要活用自己所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站在理论的高度去审视、考察和分析自己将要实施的课堂操作行为,应用最精练的语言,向大家说明“教什么”、“怎么教”和我“为什么要这样教”。当然,它绝不是理论的堆砌和相加,必须活用。为此,教师要提高说课水平,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要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以及新课程的相关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其中一条重要的要求是从“教书匠”转化到“研究员”,这就是要求广大教师要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更好地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进而发展教育理论。笔者认为,说课的艺术表现为以下几点:
1 要突出一个“新”字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创新才能突出说课的艺术。“新”是说课的关键:设计新——导人新课、展开新课、巩固新课,几个环节要吸引听者,引起共鸣;方法新——不能平铺直叙,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智慧;结构新——要有起伏,高潮迭起,环环紧扣;手段新——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图文并茂。
2 要体现一个“美”字
美是艺术的核心,说课跟讲课一样,应处处体现美,给人美的享受:内容美——教师要善于从教材里感受美,揭示美,提炼美,升华美;语言美——教师语言美是决定说课成败的关键;情感美——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不投入强烈的情感,以情感来感染听者,就不可能把课说成功;板书美——板书是教师在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它有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教态美——教态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教态美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3 要讲究一个“说”字
说课者要根据课型的要求抓住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过程、说结构、说内容、说训练、说教法、说学法、说学生。在说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说课不等于讲课,教师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二)说课不等于背课,教师不应将事先写好的材料拿去读。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要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突出“说”的特点,完成说课的进程。
4 要抓住一个“活”字
说课重理性和思维,讲课重实践和感性。因此,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说课,必须详略得当,繁简适宜,准确把握住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听众觉得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者无法认同。这就有一个“度”的把握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因材制宜,灵活驾驭,说出该课的特点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法有效,生动有趣。
5 要选准一个“说法”
教学思路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教师在授课时,也要环环扣住课堂教学思路进行,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实施“教法”,能否围绕教学思路指导学法,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展开“说法”,无疑是授课和说课成功的关键。说课的方法很多,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说,说物、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现象、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等等。但无论怎样说,均要围绕教学目标,沿着课堂教学思路这一主线,这样才不会让说法信马由缰,从而提高说课质量。
6 要斟酌一个“说点”
说课的对象虽然不是学生,但这些听众都会竭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对待你所说的课,去审视你说课的一字一句,一举一动。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把握,以及教学语言、语气、表情等等。因此,说课者要置身于听众思维和学生思维的交汇处,站在备课与讲课的临界点,变换说位,编写说案,研究说法,斟酌说点。
说课是切实可行、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形式。说课是上好课的第一步,是教者思维的结晶。说课是意的开掘,能的升腾。说课可以检查教学的重点、难点,使之了然于心;说课可以检验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是否明确、适合;说课可以集思广益,相互交流,把最精华的知识展示给学生,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