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4年第5期 ID: 358853

[ 章健文 文选 ]   

也谈真语文

◇ 章健文

  当钱理群教授提出“告别教育”的时候,另一种声音却让我振奋:真语文。我们确实需要回归到真语文的路上来,因为我们已经离开得太远。
  所谓真语文,其核心大致是指上真实的语文课。那语文课应该教什么?我认为,真正的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让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体会文字的力量。做到这一点,需要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
  教语言体现了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质,也就是大家经常谈到的“语文性”。对于语文的解释有很多: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这些解释都对,但要注意,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要以语言为基础,语言没有了,文章、文学、文化自然也就难以捉摸。综观现在的语文课,有的课成了思想品德课,说教连篇;有的课上成实验课,器材满桌;有的课变成欣赏课,频繁使用多媒体。要知道,语言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学习,或者说是思维的语言呈现,因此我们要多多研究汉语本身,比如汉字的意义、构词的方式、联句的形式、对句的妙处,乃至阅读、写作素养的渗透,等等。那么在这些领域,我们的课堂又有多少“汉语含量”呢?
  教语言,首先要学好汉字。汉字是我们祖先了解世界和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汉字,而非记住汉字。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声美形美,味更美。现在很多老师自己都不知道汉字的本义,但为了尽快让学生记住汉字,只简单说“形声字,形表义,声表音”,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中国的汉字哪一个部首仅仅表音呢?汉字声旁既表义,也表音。弄明白这一点,才能把汉字“据义定音、据义定形”的特征揭示出来。建议语文教师学学《训诂学》,增加一点训诂的知识。北京大学的陆宗达教授在这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资料不少,教师不妨一看。
  汉字学习的方法知道了,那怎么学习汉语呢?我以为,语言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表达精髓,是民族的魂。汉语言历来以简明凝练为标准,很多老师让学生把话越说越长,那就不是汉语了,是外国文学的汉语翻译。有些句子虽是用汉语写成的,但杂糅进许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这恰恰违背了汉语的特征。《诗经》只有四言,《乐府民歌》才发展到五言,骈文四、六言交互,多简洁凝练。因此我主张把话说短,而不是长,更不用那么多的关联词,那是西方语言的表达方式。
  感受汉语的魅力,还有一点就是要把握汉语的特质。汉语是柔美而含蓄的,不像西方语言,阳刚、直接。过刚易折,而柔能克刚,柔美的东西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沿着这样的特质教汉语,只需娓娓而来,日益浸润,学生一定会喜欢上语文。
  真语文需要探索的东西太多了,我就先讲这一点:从语言的角度教学,让学生品味汉语,感受汉语的魅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推荐理由
  随着真语文大讨论的推进,让语文回归本真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支持。章健文老师在这篇博文中阐述了自己对什么是真语文、怎么教才是真语文的认识,她指出:真正的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指导学生把握汉语的特质,掌握学习汉语的方法,感受汉语的魅力。此语点出了真语文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