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7年第2期 ID: 356045

  

高考压缩语段题解题技巧指要

◇ 王 珏 王 穹

  高考压缩语段题是难度较大、题型繁多的语言运用题之一,筛选符合题干要求的主要信息、按题干要求的语言形式整合信息是解答此类题的两大关键步骤,具体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四步:
  例1.概括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8字)(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23题、
  ①钛合金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能好。适用于船只、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被人们视为未来材料。②新型波音777客机采用了约9%的钛合金材料。③然而,钛合金的加工难度极大,如加工一个钛合金船用涡轮压缩机轮需要50个小时,而加工一个铝合金的同样部件仅需5个小时。④德国布伦瑞克大学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专门热处理方法,将氢原子渗入材料,掺氢的钛合金相对软化。⑤对软化的钛合金进行切削加工,加工设备所承受的机械和热负载明显降低,切削力仅需过去的50%,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⑥加工完毕后,再经专门的热处理工序。材料的特性则回到原先状态。⑦科学家称,该方法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的钛合金铸件加工、
  例2.用不超过25个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2004年广东卷第23题)
  ①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②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③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④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⑤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审题干 明要求
  
  压缩语段题一般在题干中用“拟一条导语”“拟一个标题”“用一句话概括新闻要点”等提示具体题型类别,用“内容要点”“关于……的内容”标明要求压缩内容的关涉范围,又暗示了是分层压缩题还是选点压缩题,用“一句话”“下定义”“关键词”“不超过……个字”等标明答案语言表述形式上的要求,只有弄清题干中提出的题型、内容和形式上三方面要求,才能准确压缩概括。
  例1要求概括“主要内容”,例2要求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都是关涉语段整体内容的分层压缩题,选点压缩题是指只关涉语段中某一方面内容的定向专项压缩题,如2005年江苏卷第20题,只要求概括说明“基因地理”语段中两个方面内容——“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
  
  二、读语段 分层次
  
  划分语段层次既是圈定符合题干要求的主要信息区间的有效手段,又是逐层筛选信息、避免遗漏信息要点的有利保障。根据各句的表述对象、角度和意思,以及句间关联词等来切分语段层次。例1说明段分三层:第一层(①②句)说明钛合金优点及应用,第二层(③句)说明钛合金缺点,第三层(④-⑦句)分别从过程、效果和适用价值三个方面解说“热处理办法”。例2议论段分两层:第一层(①②句)论说应当学习西方,第二层(③-⑤句)论说要发扬本民族哲学思维传统。③句首“但”字表明前后两层为转折关系。
  
  三、抓关键 选信息
  
  抓关键就是抓住概括各层主要意思的中心句或关键词,提取出压缩语段所需的主要信息。从信息位置上看,语段或层次的起始句和结束句常是关键信息密集处。
  不同表达方式的语段其主要信息分布是有规律的。记叙段主要信息就是记叙六要素。即“主体(谁或什么)+怎样(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新闻语段的主要信息一般集中在开头的导语和评说新闻价值的尾句上,因此在解答新闻类压缩题时,要特别关注语段首尾,如2005年福建卷第18题,语段首句点明报道的对象和事件,即“欧洲科学家”和“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语段尾句中“迄今为止第一次”是评说新闻事件价值的重要信息,合并首尾句主要信息即可拟定答案。
  说明段主要信息集中在说明对象的特征上,如果是说明事物形成发展过程的语段,则表示程序的动词为主要信息,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第27题,要求对“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那么语段中说明地宫开启过程的程序性动词就是主要信息;如果要求给说明对象下定义,则语段中说明事物本质特征的信息(种差)为主要信息,如2006年全国卷I第19题要求给二胡下定义,那么语段中说明二胡四个本质特征的信息就是主要信息;如果是说明事物功能的语段,则语段内各层表示说明对象的属性、特点、功用等的中心句为主要信息,如例题1语段内三层各自的中心句分别是“被人们视为未来材料”“钛合金的加工难度极大”“热处理方法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
  议论段由论点和论据两部分组成,论点句为语段内主要信息,如例2中第②句中“虚心向西方学习”这一论点句就是第一层主要信息。
  按段内层间逻辑关系可把语段分为并列语段和偏正语段。并列语段是指段内各层间为并列、选择和承接等并举关系的语段。如果是关涉并列语段内整体内容的压缩题,则采取“语意相加”的兼收并蓄原则筛选整合段内主要信息,如例1的答案就是将并列语段中含有的三层意思筛选整合而成,即“钛合金被视为未来材料,但加工难度大,德国科学家采用专门热处理方法降低其加工难度及成本”;如果是只关涉并列语段中某一方面内容的选点压缩题,则题干指定概括的那层意思是主要信息,如2006年四川卷第18题,只要求概括并列语段中关于“我国自主研发的磁浮列车的优点”,则语段中第③④句中说明磁浮列车优点的内容就是主要信息。偏正语段是指段内各层间为总分、转折和因果等偏正关系的语段。偏正语段的主要信息分布在段内表示总括、转折和结果的层次上。偏正语段依照“正主偏副”或“舍偏取正”的原则筛选整合段内主要信息,例2的答案按“正(标横线处)+偏(画浪线处)”形式拟定为“我们,必须在继承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学习西方。”
  
  四、定格式 巧表述
  
  首先,根据题干中“一句话”“下定义”“关键词”“不超过……个字”等标明答案语言表述形式上的要求,确定答案具体语言表述形式。如果是要求用“一句话”概括的压缩题,除特别要求用对偶、复句概括外,一般用“主体(陈述对象)+事件(经过+结果)”的主谓句形式表述答案,如例题2答案。如果是下定义式压缩题,那么答案的信息组合表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被定义种概念+是+本质特征的描述(种差)+邻近属概念”,另一种是“本质特征的描述(种差)+邻近属概念+叫做+被定义种概念”。如果是要求写出“关键词”的压缩题,则要注意要求用几个字的词语,如2005年全国卷Ⅲ第18题就要求用四个双音节合成词来概括。其次,要按照一定逻辑顺序并添加必要的词语表述。最后,检查答案是否超出字数限制。
  在四步解题法中,抓住语段中关键词和中心句筛选主要信息是解题关键,划分层次只是准确筛选主要信息的铺垫,当解题熟练时划分层次和筛选信息两步可合并成一步完成。而审清题干要求和注意答案语言表述形式。则可最大限度减少答题失误。
  
  [作者通联:吉林永吉实验高中]

高考压缩语段题解题技巧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