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6年第11期 ID: 355944

[ 宁志斌 文选 ]   

抓住“敏感点

◇ 宁志斌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与难点,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看,语病题一直得分不高,究其原因,除了考生对一定的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掌握不够外,关键是不能把病句类型和一些常见的病句模式结合起来,不能做到迁移、对照、辨析和解决问题。若能在复习训练中掌握语句的易错部位,抓住这些“敏感点”,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敏感点一:多重修饰语排列
  句中有多重定语或状语排列时,往往会出现语序不当或由此导致歧义的现象。
  例1: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黄冈中学的语文教师。
  分析:多项定语正确的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此句正确次序应为:“黄冈中学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语文教师。”
  例2: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米卢蒂诺维奇热情地交谈。
  分析:多项状语正确的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或处所的;③表语气的副词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④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此句正确次序为:“许多记者昨天在新闻发布中心都热情地同米卢蒂诺维奇交谈。”
  例3:李总把我们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召集到一起,语重心长地说:“只要大家能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就一定能把我们厂的经济效益搞上去!”。
  分析:“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有歧义,是几个厂的经理呢还是一个厂里的几个经理?根据整句的句意来看,可将其语序调整为“厂里的几个部门经理”,以消除歧义。
  敏感点二:多重否定或反问句中有否定
  句中有多重否定或反问句中有否定出现时,往往会存在否定不当的语病,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了。
  例1: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分析:“无时无刻”表一重否定,“无时无刻不”即“什么时候都”,与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例2: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
  分析:反问句的答案在句义意的反面,相当于一重否定,此句如不用反问句,否定是恰当的,但用了反问句,语意恰好相反,可将“不”去掉。
  敏感点三:两面词
  语句中若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成败”等两面词,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句子
  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1: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例2: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分析:例1.例2中“好坏”、“能否”均为两面词,而句子后半部分均从一面来说,存在“一面对两面”的语病。
  敏感点四:介词误用
  介词在句中的运用,极容易造成语病。
  例1: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
  例2: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分析:例1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有介词,使得整个句子缺少主语,要么去掉“经过”,要么去掉“才使”。例2中“在”应改为“从”,“在……中”常用来表示时间或空间,表来源或由来往往用“从……中”。
  敏感点五:并列短语运用的问题
  句中并列短语的运用,造成的语病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不完全搭配
  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搭配时,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
  如: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语“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是并列短语,其中的“210辆消防车”与谓语“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不能搭配。
  2.多个并列短语前后照应不当
  有的句子中会有多个并列短语,稍不注意,这些短语前后可能会不照应。
  如: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分析:句中有两个并列短语,即“理论上和政策上”、“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这两个并列短语前后失去照应。“理论上”应与“深刻的说明”照应,“政策上”应与“详细的规定”照应。
  3.并列短语顺序不当
  并列短语中的几个短语虽然是并列的,但也有个逻辑上的前后顺序。
  如:制作精良、选料上乘的“葵花牌”动物粉含有强化人体机能的多种营养成分。
  分析:句中的“制作精良、选料上乘”是个并列短语,按产品的制作程序,应该是先“选料”,后“制作”。因此说成“选料上乘、制作精良”才符合逻辑。
  敏感点六:判断词“是”运用中的问题
  句中有判断词“是”,常易出现的错误为主宾搭配不当,或为句式杂糅。
  例1:今年,我校参加高考的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例2: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分析:例1中的主语“人数”与宾语“年”搭配不当;例2中“其根本原因是……”与“是……在作怪”杂糅,要么说“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要么说“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作者通联:江西永丰中学]

抓住“敏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