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教学 2009年第10期 ID: 353765

[ 相屏屏 文选 ]   

《不自由,毋宁死》演讲指导设计

◇ 相屏屏

  [设计思想]
  
  这是一节语文活动课。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第四专题名称为:走进语言现场(活动体验)。专题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在演讲厅”选择了两篇经典的演说词,《不自由,毋宁死》是其中的第一篇。本专题学习强调实践性,学生要在交流、表达的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学要做到:
  1 教学目标就是演讲训练,不夹杂文本研习。
  2 要求学生课前充分做好预习。课堂实践大量为动态生成,不要为追求课堂“顺利”而增加预设。要努力创设情境,创设机会,通过小组互讲、学生点评、上台演讲等方式,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把握演讲技巧,在“演”(手势、表情等体态语言)和“讲”(吐字、音量、语气、语速等口头语言)两方面给予具体指导。
  2 指导学生脱稿演讲。
  3 指导学生即兴演讲。
  第2、3点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声情并茂地演讲
  (同时展示议会现场图片,通过图片和言语示范创设情境。)
  从18世纪中叶开始,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面对英殖民者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北美殖民地人民面临着历史性的抉择——要么拿起武器,争取独立;要么妥协让步。甘受奴役。在当时的弗吉尼亚州议会厅里,形势万分紧张,议员们都用质疑的眼光看着帕特里克·亨利;然而亨利以敏锐的政治家眼光,饱满的爱国激情,以铁的事实驳斥了主和派的种种谬误,阐述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奋,“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从此,“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激励了千百万北美人民为自由独立而战,这篇演说也成为世界演说名篇。
  
  二、学生进入情境后教师提问
  如果你是亨利的好朋友,在他演讲之前你会给他哪些提醒?
  回答示例:
  1 演讲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对自己的演讲内容要胸有成竹。
  2 演讲时,要有激情,语速要有变化,注意轻重音,吐字清楚。
  3 把握好全场的气氛,积极调动听众的情绪,与听众形成互动。
  4 演讲时配合肢体动作,要得体适度,恰到好处。
  5 目视前方,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眼神不能飘忽不定,畏畏缩缩,而要坚定沉稳,给听众一种大家风范的感觉。
  6 开场和结尾注重礼仪,给听众留下良好印象。
  7 发挥口才,最好有自己的亮点,有与众不同之处。
  (学生边讲,教师边择要板书。)
  
  三、带稿演讲
  师:我们已经把握了演讲的要素,那么,能不能运用这些知识来演讲呢?请大家自由选择帕特里克·亨利演讲稿中的一个小片段(三四句话即可)带稿演讲。
  不例1
  演讲片段:先生们。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力量的强弱。胜利永远属于那些机警的、主动的、勇敢的人们。况且,我们已没有选择余地了。……战争已不可避免——那么就让它来吧!我再重复一遍,就让它来吧!
  学生点评、教师总结:这位同学注意了重音,如“机警的,主动的,勇敢的”;感情激昂,体会到了句子的内涵,如“我们已没有选择余地了”“战争已不可避免”,气势强大。但是,未能注意语气的递进,语调的升降;未能注意语速及停顿。
  示例2
  演讲片段:我们请愿过了,我们抗议过了,我们哀求过了,我们也曾拜倒在英国国王的宝座下,恳求他出面干预,制裁国会和内阁中的残暴者。……假如我们想得到自由,并拯救我们为之长期奋斗的珍贵权利的话:假如我们不愿意彻底放弃我们长期所从事的。曾经发誓不取得最后的胜利就绝不放弃的光荣斗争的话,那么,我们必须战斗!我再重复一遍。必须战斗!
  学生点评、教师总结:这一段中采用的排比句较多,后一部分多用假设,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求,对统治者的愤慨,阐述了发动战争的必要性。该同学演讲时语调慷慨激昂,语速渐行渐快,讲出了应有的感情。符合全文的感情基调。美中不足的是最后“我再重复一遍”时,语气不够强烈。
  示例3
  演讲片段:十年来英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中有哪一点足以证明先生们用以欣然安慰自己及各位代表的和平希望呢?难道就是最近接受我们请愿时所流露出的阴险微笑吗?……请诸位自问,接受我们请愿时的和善微笑与如此大规模的海陆战争准备是否相称?难道舰艇和军队是对我们的爱护和战争调停的必要手段吗?难道为了解决争端,赢得自己的爱而诉诸武力,我们就应该表现出如此的不情愿吗?
  学生点评、教师总结:此段有大量的反问句,看似问句,实则夹杂着对英国政府、对入侵者的谴责,语气应更加严厉。“请诸位自问”后的内容应放慢语速,给人思考的空间。值得赞赏的是,这位同学在朗读中对人侵行为鄙夷的语调恰到好处,体现出人们反对战争,反对恶意侵略,期望和平的感情。而且能够适当运用体态语言,加强与听众的交流。
  (每段评点后,教师可视情况示范演讲,有时示范一两句话即可。)
  
  四、脱稿演讲
  师:刚才我们是带着稿子演讲的,其实大家都知道,真正演讲的时候并不看稿子,那么,我们能不能尝试把稿子丢开上台演讲?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才能快速地记住稿子。
  (一)以第五段为例,指导“脱稿”演讲
  1 划分层次
  四个层次:(1)不存在和平;(2)“我们的弟兄”和“我们”的对比;(3)五个问句揭示“和平”要以“奴役”作为代价的道理;(4)发出誓言。
  2 抓住关键词和含有修辞的句子
  关键词:和平;袖手旁观;生命;可贵;奴役不自由,毋宁死。
  含有修辞的句子:连用了七个问句(反问和设问),层层推进,气势磅礴,注意演讲的鼓动性。
  3 不必一字不差,意到即可
  演讲时要注意是说而不是背,可以灵活组织语言。注意变化语气,适当辅以表情、手势。
  (给五分钟时间,个人在座位上尝试脱稿演讲第五段。)
  (二)请同学上台脱稿演讲
  (补充说明:脱稿演讲可以让自己的肢体解放出来,充分运用体态语言与听众交流。)
  1 演讲片段(课文第五段全文,略)
  2 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示例1 这位同学的演讲整体还不错,但有些地方仍需注意。第一句讲的过于平淡,两个“和平”应该有所区别,第二个“和平”的语气应该更重,语速稍快,几个问句的反问语气不够强烈,语速没有变化(教师示范)。但是最后一句“不自由,毋宁死”读出了自己的感情,用“握拳”的动作表示坚定的决心,说明演讲者对文章有较深的理解。
  示例2最后一段多为呼吁,这位同学情感把握得当,善于用眼神和听众交流。语调激昂。吐字清晰有力,连用几个反问句气势强烈,一步步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起到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作用。尤其是最后一句的“不自由,毋宁死”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