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向迅哥儿讲述了许多有趣的事儿,当说到雪天用竹匾捉鸟时,小说用了省略号;说到看瓜、防獾猪、刺猬、猹咬瓜时,用了省略号;在说到他如何用胡叉去刺猹,猹是怎样“伶俐”时,又用了省略号;最后在谈到来了潮汛沙地里有许多小动物时,又用了省略号。
到了中年的闰土,他讲话当中,省略号用得更多。一见面,刚叫了一声“老爷”,随即就是一个省略号,介绍水生、叙述欢喜的心情,送给礼品(干青豆),介绍家庭景况,都用了省略号,甚至一句中连用了三四个。
同样是省略号,但前后时期它所表示的意思却有本质上的不同。前面省略去了少年闰土已经说出了口的话,而后面的却是表示中年闰土憋在肚子里说不出来的话。
少年闰土向迅哥儿讲述了乡下的亲身的见闻和经历,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亲切,又是多么的畅快。他说了捉鸟,又说海边;说了海边,又说了看瓜;说了瓜田里的惊险故事,又说了沙地里的趣事,真是滔滔不绝,越说越多。这些省略号最简洁地说明“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它对表现一个农村少年知识广博、热情爽朗、富有朝气的性格特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到了中年的闰土,他讷讷而不能言,满肚子里的苦水想倒而倒不出,特别说到家境时,更表现了纵有无限的苦楚,却难于启口的情状。20年后的闰土哪里还有少年时代的影子?他变得拘束、胆怯、迟钝以致麻木。从这些多得不寻常的省略号中可以看到多少难于言表的意思啊!
注:出自课文《故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