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5588

[ 孙旭娟 文选 ]   

情感

◇ 孙旭娟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高级的脑力活动,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一篇文章的完成是由观察到思考到表达的过程,需要学生调动自己内心的情感和体会。全身心地投入写作。
  “情动于衷而成于言”。我们认为“情”就是一个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是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产生的情感。纵观历史上的文学名著。无不浸透着作者浓厚的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首先被打动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我们应该发挥“情感”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作文由被动到主动,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一、让学生的情感“活”起来
  
  作文教学中,学生常常觉得没话说,没有表达的欲望,或是“架子”式的造作文。因此,作文教学应当首先让学生的情感“活”起来。曾经看过一位特级教师的作文指导课录象,教学内容是通过观看三位同学劝阻猎人打鸟的现场表演,结合环境课《鸟是人类的朋友》的资料,写一篇作文。上课伊始,老师没有直接切题。而是通过设问:“同学们。碰到不良行为。你敢不敢出来批评?”唤起学生的行为感知。造成情感的波澜。而后,老师扮做猎人,手拿猎枪,蹑手蹑脚。瞄准打猎。接着一个个学生上去劝阻猎人不要打猎的小品,这样通过触景生情。使学生先前的情感活动在小品中得到进一步激活、强化。这为下面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语文就是生活,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观,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情感,用心灵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的经验。春天。我们可以领着孩子们去踏青,去寻找春的足迹:秋天。我们可以和孩子们来到田野来到公园,分享收获的喜悦,陶醉在花的海洋中。我们带着孩子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去观看波澜壮阔的大海,去欣赏水平如镜的湖泊。去攀登连绵起伏的高山。去游览革命教育基地,我们还要观察蚂蚁搬家。欣赏日出日落,倾听鸟语虫鸣,感受四季的变化。这些活动。一定能够触动孩子们心灵的琴弦,令他们弹奏出动人的乐章。学生动情之后。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而此时。大多数学生的表达仅是再现,我们还要想方设法把这种“情”引向深入。不仅要使孩子们萌动情。还要使作品融于情,帮助孩子们体会情。
  
  二、把学生的情感思维引向深入
  
  每个人的情感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体悟的深浅也各有不同。我们要鼓励学生用他们手中的笔去描绘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和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让作文真正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作文教学,更应该将训练学生的思维列入教学要求。在学生动情后,应当进一步拓宽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如果我们提供给学生的作文标题远离学生所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就不符合其表达情感的欲望,学生就很难找到或根本找不到作文的源头。如在教学生写一篇关于秋叶的作文时,学生的思维限入平日里某种秋叶的形色中。思维较狭窄。如何延伸思维,推动情感深入呢?我们可以试着让孩子们到田野里,到树林里。到马路边,到公园里观察秋天的树叶,让孩子们看银杏叶飘飘洒洒如蝴蝶飞舞,让孩子们看枯黄的梧桐叶满地堆积,再看看枫树叶红红火火随风游荡……然后稍加启发说:“你们看秋叶美吗?秋天美吗?”这一来。孩子们找到了作文源头。写作的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从眼前的一片树叶想到秋天的田野,想到小山丘……有了这样生动的思维和想象,又何愁孩子们写不出精彩的作文呢?
  
  三、让学生体会到作文的快乐
  
  教师要善于改变传统作文模式,运用多种有趣的写作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提供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作文的动力。从而兴味盎然地投人每一次的作文活动中去。
  
  1 重视学生的写作成果。对于学生交上来的每一篇习作,教师都要认真地去读,因为老师是他们最忠实的读者。如果老师能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欣赏他们的作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可以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激发他们再次作文的积极情感。
  
  2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每次作文结束后,举行一次“佳作赏析”,把优秀作文在全班朗读,向大家推荐优秀作文,班级中的每期黑板报和学习园地上也可以刊登本班同学的优秀作文。如果发现优秀习作更可向报纸杂志投稿。这些措施能让每位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我能行”、“我是优秀的”,有了这么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推动。还有谁会不喜欢写作呢?
  
  3 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层次性,充分挖掘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不但要肯定一些文章的整体美。更要善于发现文章的细节美。我们对于那些写作能力强,写作水平高的学生自然要给予指导和表扬,而对于那些原本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他们一旦有了点滴的进步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呵护他们写作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情感成为打开孩子写作之门的钥匙,让他们体会到写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那么,学生们还会再害怕写作文吗?
  “口说为语。下笔成文”。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目标,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重视每一次的教学机会,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作文课。

情感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