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5573

  

善忍者,能也

◇ 俊 逸

  古人云:吃得菜根,则百事可成。大凡有成就之人,人际关系处理娴熟自如。得益于一个“忍”字。
  何谓“忍”?忍者《说文》注曰:“能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交友,择人,做事,经商,为官,求学,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演绎人生。这其中功过得失,是非成败。又有几个去仔细品味?
  有些人,不忍,丢失了亲朋戚友,学业荒废,事业中途夭折,经商亏本,为官受挫。同学之间为了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不知“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忍得一日之时,免得百日之忧。”的道理,结果身边的朋友少了,为自己的人生路上设置了层层障碍,每走一步都要瞻首顾尾,生活的空间越来越狭小,旁边的人似乎虎视眈眈地窥视自己,如芒刺在背,最后就如生活在一座孤岛。
  古之人,有很多人因不善忍。招致杀身之祸。吕不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虽是商人出身,但所为早已超过了商人的内涵,这是他的绝大智慧,他做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笔政治生意,买下了一个王朝。却因忍得不够,结果善谋不善忍,而被秦王迫徙至易。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明朝开国宰相李善长却撑不下这个船,量狭、交恶,终于落得个自杀身死的结局。杨修自以为聪明,恃才傲物不善忍而丢了性命。以上这些都说明一个人要忍,而且时时处处忍,如果忍得了一时。忍不了一世,终究祸从身边起。
  善忍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
  李世民便是“忍”中大材,如果他没有忍之功夫,就会成为其兄李建成的刀下鬼:“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飞必冲天。”说的是楚庄襄王的忍,他忍住了三年。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蔺相如之忍稳住了赵国的武将之材廉颇,两人齐心协力终使赵国抵住强秦的欺辱。善忍之人不管驰聘官场抑或为人处世,更容易纵横捭阖,左右逢源。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历史上往往有些人身心、肢体深受摧残却坚忍处之,终究做出了一番事业,实在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典范。越王勾践从一国诸侯沦落为奴仆,为人养马,给人尝便,忍下了诸多屈辱,终于复国成功。还给后人留下了一则自励上进的成语——卧薪尝胆;司马迁替李陵仗义执言遭宫刑,在耻辱的狂击之下,他没有倒下,创作了傲睨古今、凌轶百代的《史记》;陶澍这位历史名臣,身处污浊秽气的官场,他管漕运,兴水利,下江南,捉贪官。因善忍,游刃于满清王朝的掌握之中,为老百姓谋得福祉;毛泽东,中国历史上最闪耀的明星,他忍住了王明左倾路线的迫害,辞去长征路上死神的请柬,因善忍,人民最终把他推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最前沿……
  一个个历史人物无不说明善忍者。得朋友:善忍者,避祸害;善忍者,得生存;善忍者,得天下。
  善忍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遇事冷静。讲话文明,不因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要宽宏大量:不因受点委屈而怀恨在心,要泰然处之。发生冲突时,压住心头火。要想想,硬拼硬,犹如石头碰石头会两败俱伤,只有静下心来,采取冷处理。即使当时吃点亏,但战胜了自己的莽撞就是胜利。韩信的胯下之辱,便是很好的例证。当今纷繁复杂的人迹关系中,善忍助你取得好人缘。望听之信之。

善忍者,能也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