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语文教学,充分体现着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理念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影响深远。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发挥自主探究的作用,并把学生主体的精神贯穿于教学的所有环节,取得教学成效,值得思考。
一、正确理解自主探究概念
“自主探究”是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输”而言的,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因为受到应试理念的影响,教师为了提高中考语文分数,将知识点进行直接的灌输,无暇顾及学生的思维探究水平。新课程改革对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主探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自主探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要积极开动学生的脑筋,让学生从教学活动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深入开展思维活动;二是学生之间要发挥合作的作用,在集体之中取长补短,在合作之中提升学习成效。
二、如何开展自主探究教学
引导学生课前系统预习、课内质疑探究、当堂合作梳理、课后科学建模,全过程、立体化地渗透自主能力培养,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自然会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
1.要在课前预习中体现自主探究理念
许多初中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能力和预习习惯。仅依靠课堂的时间与空间,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容量和目标来讲,明显不足,此时,前移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能力,是实现教学成效提升和学生能力提高的双赢之举。
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预习习惯以及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对学生进行预习作用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充分的课前预习是有效开展课堂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改变自己以往不注重预习活动的片面观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要求学生养成学习必先预习的习惯,指导学生运用“读、思、悟、写”的科学预习方法,提高预习成效。在预习中,要求学生对照拟定的预习提纲进行独立学习,借助各种参考资料,将自己认为的难点整理出来,为有针对性学习奠定基础。
2.要在课内质疑中体现自主探究理念
在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开展学习研究,也要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深入思维以及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分小组进行质疑,提出需要进行重点探究的方面。此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集中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学习成效。例如在教学《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香港要到1997年才回归呢?新中国成立后直接夺回来不就行了么?到1997年回归反而推迟了48年。”这样的质疑就是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并与同学相互探讨之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针对学生的这一疑虑,我向学生介绍了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的恶劣国际环境,让学生明白,资本主义列强试图将新生的红色政权扼杀在摇篮中,此时,香港对于新中国技术、设备引进以及创汇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央作出的暂不收复香港有着客观环境与实际需要两个历史原因。解答了学生的疑惑,为教学开展扫清了障碍,能够将学生遇到的难点与疑惑迅速解决,有助于学生深入开展自主学习。
3.要在当堂合作中体现自主探究理念
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创设良好的载体,在相互的合作讨论之中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了让学生的合作学习更具系统性,我一般都在教学设计中准备一组探究题,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按照探究题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的合作学习有序开展。如教学《我的老师》一文时,设计了一组探究题:“本文讲述了几件事? 哪几件是详写,哪几件是略写?这样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找出文中你认为最能体现蔡老师对学生的爱的地方, 说一说这句话是怎样表现出蔡老师对学生的爱的,它为什么能打动你? 如何理解默默两字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干言万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蔡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在这一组探究题的引领下,学生由浅入深地开展合作研究学习,逐步深入地感悟到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真挚的爱,深化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提升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圆满实现了教学三维目标。
4.要在科学复习中体现自主探究理念
复习教学的科学性在巩固学生学习成效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语文复习教学中,给予学生科学方法的指导,以及充分的拓展空间,让学生自主开展复习活动。一方面,在复习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有关人脑记忆规律的知识,让学生对人脑科学记忆具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与掌握,重点向学生传授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记忆特点以及作息时间规律,拟定最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复习计划,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科学安排复习时间。另一方面,还将联想记忆法、想象记忆法等较为形象的记忆方法推荐给学生,要求学生加以借鉴和吸收,完善自己的学习记忆方式。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科学记忆方法的指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升学生的记忆成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自主探究模式教学体会
在自主探究模式教学中,我发现相对于以往的直接给予模式,自主探究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综合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一是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加。在自主探究模式教学中,学生在所有的环节都取得了主动参与的效果,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新,学生的学习参与愿望得到了实现,并且学习氛围更加热烈,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许多学生表示,通过自主探究模式的学习,自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二是学生思维水平不断增强。学生在自主探究模式中实现学习目标的方式不再是“等待给予”,而是“主动获得”,这样的模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踊跃思考,相互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较好的训练作用,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三是学生的良好习惯逐步养成。课前充分预习、课堂积极思维、相互合作,以及课后有效复习,这些都是自主探究模式教学中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良好学习习惯还将会对学生的其他学科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是学生学习技巧得到提高。在自主探究模式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同时掌握了许多学习的技巧,如怎样更加有效地进行预习成果整理,如何抓住重点进行突破,如何系统地进行归类复习等,这样的学习技巧都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下掌握的。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够贯彻落实“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这一原则,将自主探究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就能够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老坝港中学(226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