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3825

[ 陈军 文选 ]   

语文教学中现代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

◇ 陈军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现代科技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学习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告别“一支粉笔走天下”的形象,应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积极主动制作课件,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平台,达到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要求,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运用现代多媒体,呈现作品意境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在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采用较为有声有色的朗读,把语言信息传递给学生,或者借助图片进行教学,而这些方法的表现力很有限,影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现代多媒体的运用,就解决了上述难题,教学效果大不一样。
   以《周总理,你在哪里》为例,这首诗的内容感人至深,可是对于学生来说,这首诗所表现的内容和抒发的感情,毕竟离他们比较远了,难以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我先简略地介绍周总理的生平事迹,然后再放一段配乐诗朗诵,沉重的乐曲,充满感情的朗读,很好地体现了“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主题思想,使学生们深受感动。在此基础上,反复呈现“总理爱人民”的几个片段和“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视频,让学生们随着画面反复品读,这样既能体会诗人的感情,理解诗歌的内容;还能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这种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二、运用现代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多媒体具有形象性,它能够通过声、形、色为学生创造一种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使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运用现代多媒体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以收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奇效。
   如讲授说明文《苏州园林》一课,我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欣赏。录像的前半部分体现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后半部分选择几处有特点的景点突出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在放映录像的同时,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一边欣赏录像一边聆听课文。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一下子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较全面、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我设置了一个教学流程:假如你是苏州园林某一景点的设计者,你如何介绍你设计的景点。“一石击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举手,把自己设计的图案通过展台投影到屏幕上,精彩纷呈的讲解赢得了同学们阵阵喝彩声。
   三、运用现代多媒体,放飞学生想象
   想象能力的培养应落实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中,在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图、音、文交互的特点,设置巧妙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为放飞学生的想象提供活动的环境。
   比如,在教《听潮》一课时,我没有一下子就把大海潮涨潮落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充分感知,再指导学生观看三幅不同的海潮图,同时播放海潮涨落的声音的录音,让学生去想象此时海潮的景象,并再一次在海潮背景的音乐声中朗读课文,细细体味海潮的雄壮美和伟大力量。图、文、声并茂的整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情不自禁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扣住了课题中的“听”,不让听觉被视觉所冲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语言因素,同时又恰到好处地辅之以多媒体手段,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驱遣我们的想象”,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述的境界中,充分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这样才符合语文教学和文学欣赏的规律。
   四、运用现代多媒体,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输过程。现代多媒体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形成多维的创造性空间,为学生提供很广阔的学习途径。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从中演化出创造性欲望和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长城》专题时,赋予了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间、空间、内容、方式等各方面的自主权和调控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以及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由选择所需信息,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制作学习课件。任务布置完毕,许多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借助网络技术,开展专题的扩展阅读与学习。学生在网上很快找到了很多关于“长城”的知识,并根据所获得的知识从多角度撰写学案,制作课件,同时还编辑了富有个性的手抄报。“长城”的内涵丰满起来,智慧的火花在课上不停地飞溅,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社会在快速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运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是教育教学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选择好恰当的切入点,善用不可滥用,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各取所长,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如皋初级中学(226500)

语文教学中现代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