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颗枸杞豆》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课文,作者通过三叔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让“我”得到了许多人生经验。从这篇课文中得到的启示,有人说是“珍惜时间”,有人说是“坚持不懈”,有人说是“热爱生活”,不一而足。就课文本身而言,从三叔的身上,“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开始了勤奋追寻之旅,最终“我”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长成了一个植物学家,由一个顽童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男子汉。
作为教者,这篇课文同样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不都或多或少地有着三叔的影子吗?但当我再回过头来回味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绝大多数学者、专家都把眼光放在这篇文章给人们的启示上,而很少有人关注为什么三叔留给我的谜语会是“枸杞豆”,而不是别的。任何事物在特定的范围、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中,都可能具有触动内心灵魂的作用,但为什么会是“三颗枸杞豆”,而不是一颗或一把(无数颗)呢?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关系到对文章意蕴进行把握的问题。
首先,可以从作者的情况对这个问题做初步探索。所谓“读其书,当知其人”,作者经历是他完成作品的生活基础,也是我们了解文章意蕴的关键所在。为什么作者会关注“枸杞”这种植物而不是其他的植物呢?作者程海,1947年生,陕西乾县人,1968年毕业于陕西乾县师范,曾做过陕西省咸阳市艺术研究室副研究馆员。可见,作者的人生和陕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者的人生中有很长一个阶段是在陕西地区度过的,而“枸杞”这种植物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产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陕西是经常可见到这一植物的。
第二,我们可以从易于理解接受角度看作者选择枸杞豆。很多读者并不是十分了解西部的植物,例如文章中提到的“野豆角花”,在很多地区就没有见过。在文章的第25段中有对野豆角花具体的描写,“你看这朵花,真是有意思透了,它只有一个大花瓣,像一件紫色的外套披在外面;里边又有两片小花瓣,像衣服的领子,护着一个耳坠一样的小苞。这真是有心计的植物,它把花蕊藏在这个苞里,所以谁也没有见过,连蜜蜂也被它瞒过了。你用针尖将小苞挑破,才能看见这个害羞的家伙。它共有7根小花蕊,围绕着一个大花蕊。小花蕊也有9根的。也有5根的,一律都是米黄色。”但这种描写还是很难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活的印象,他们脑海中很难浮现出这种野豆角花的样子,因为眼睛的直观的看会比想象留下更深的印象。但枸杞就不一样了,它在国内外均有分布,是家喻户晓的一种植物,很多地区都有,即使我们没有见过枸杞树,但大多见过枸杞子,现在流行的花茶中经常用到。所以当读者看到文章的题目“枸杞豆”的时候,脑海中自然而然会浮现出枸杞的样子,很直观,很形象。
第三,我们看枸杞的特性。枸杞是名贵的药材和滋补品,中医很早就有“枸杞养生”的说法。《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安神,令人长寿。”《食疗本草》中明确指出,枸杞有“坚精耐老”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枸杞子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等成分,有降低血脂、降低血压、保护肝脏等作用。从这些医书中的记载可以判断出来枸杞的确全身都是宝,三叔留下枸杞的原因即和枸杞的作用有关。三叔对“我”的期望很高,希望“我”能像枸杞一样全身都是宝,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同时,枸杞的“明目”的作用,是不是也在暗示着三叔希望“我”把眼睛擦擦亮,不要被眼前的现象蒙蔽了自己,希望擦亮眼睛后的“我”能看到更长久的未来。
枸杞豆同“我”的关联还不只是这些特征上的表现。文章在一开始就交代了“我”对大自然的喜爱,在文章中的第三段中写道:“有一种昆虫,土名叫金巴牛,翅膀外面有两片圆鼓鼓的硬壳,上面布满了黄色的花纹,看起来就像一个金质的盾牌。”第八段中写道:“一绺一绺的阳光,像金色的丝绸。一只大花蝴蝶冒冒失失撞在我额上,又慌慌张张飞走了。”作者对金巴牛这一种普通的昆虫是如此的在意,对大花蝴蝶的观察是如此的入微,说明他善于观察自然,热爱自然,对这样的人,三叔留下的“三颗枸杞豆”才会起到作用。如果一个孩子本身没有对大自然的热爱,三叔留下的再多的东西也不会触动他去观察自然、发现自然的奥秘,从而去探索自然,以后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植物学家。
同时,“我”被送进学校应是9月份,而这时正是枸杞果实成熟的季节,所以见到枸杞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枸杞的颜色为红色,而且是非常正的红颜色,红色代表着热情、活力、希望等等,三叔一定想通过这红红的枸杞带给“我”生命的热情,生命的希望,希望“我”能充满活力地、充满希望地活下去。三叔在去世前也不止一次的提到“太阳”,也将“我”比作太阳,因为“我”就像太阳,未来的路还很长,有的是希望,有的是时间,可以发光、发热,带给别人希望和热情。同样红色的枸杞豆就是“我”生命中的太阳,三叔希望这枸杞能起到和太阳一样的作用,“我”不仅自己充满活力地活下去,还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充满希望地活下去。
第四,为什么是三颗枸杞而不是多或少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理解。枸杞的形状是圆形的,而这里的“圆”和三叔留下的三个“0”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形状上有相似之处外,三颗还代表着三叔的三个梦想,第一个成为建筑师,第二个成为数学家,第三个成为科研人员,但这三个梦想由于三叔的怕苦畏难,在很早的时候就放弃了,所以这三个梦想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三个“0”,这里的三个“0”正好就对应着三颗枸杞豆中的“三颗”。像作者所说到的“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给三叔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所以三叔离开了人世。“我”一下子就猜到了,是因为“我”已经了解了三幅画儿和画儿下面的三个圆圆的“0”的深刻含义,了解了三叔虚度的一生,领悟到他无穷的悔恨和对“我”的期望。但也像作者所说的“但0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的确如此,万事万物的起源都会从0走向1,走向2,走向无穷,就像道家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过去的已经成为了过去,而未来还可以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像三叔对我所期望的那样,“我”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的时间,只要能够好好地把握,就一定可以不重蹈三叔的覆辙,让悲剧不再重演。从现在开始,抓紧时间,好好努力,好好奋斗,让“我”的人生充满希望和成功,让自己的人生从0 走向辉煌的明天,这当是三叔为什么留“三颗”枸杞豆的原因。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三颗枸杞豆》留给我们探讨的东西还有很多,期待着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挖掘。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城中学(2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