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2701

[ 于胜玥 文选 ]   

在历史的痕迹中思考

◇ 于胜玥

  人民英雄纪念碑自然是雄伟壮观的,汉白玉浮雕精美华丽,两位伟人的题词篆刻在纪念碑上,更显壮丽,是这座纪念碑给我们的最初印象,是我们眼中的纪念碑,也是刘成章在文章中对纪念碑的最初理解。“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笔锋一转,文章内容从纪念碑的外表转向它的精神内涵,以南泥湾九龙泉的烈士纪念碑为导引,开始了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所承载的历史和精神的追寻和思考。在这座纪念碑冰冷的碑体中间,涌动着一股热血沸腾、感人至深的力量,这力量从冰冷的碑身中涌动出来,笼罩在纪念碑四周,漫过天安门广场,涌向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这力量是我们心中的纪念碑,是作者刘成章用心“读碑”所读到的。“只从字面上读读就行了吗?它的背面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作者用连续的问句将这力量从文字中传递出来,用一连串的叠词带给我们从视觉到心灵的震动,让这“悲壮感和使命感”传递到了每一个读者的心里。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承载历史的人工建筑,承载着中华民族无数先烈的牺牲,而地中海则是见证历史的自然景观,面对地中海的浪花,想到在地中海周边上演的一幕幕历史故事,更容易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沧桑。宋青曦的地中海之旅是从亚历山大古城开始的,从这座古城转而写到见证这古城历史的地中海,由地中海的沙和浪又想到了这座古城的历史,用心耳听到这历史兴衰带给后人的启迪。在宋青曦眼里,这地中海就是一位饱经风霜而充满智慧的老人,他从老人这里聆听到了许多智慧,这智慧也在他的文字中传递给了每一位读者,“他深知历史的残酷性,他的一声声怒吼,似乎告诫着人类,要保护环境,要和平相处,不要再步前人的后尘。” 思路缜密而自然,行文流畅而有条理,语言平实却带着深刻的思考,虽然不似刘成章的《读碑》那样让人震撼,却能够留下无穷的思索和回味。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它在这世界每一个角落留下的痕迹,都值得我们去探寻,去思考。触摸着历史的痕迹,我们可以细细品读这些历史留给我们的思考,静静聆听那些千古余音。刘成章以心眼观,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简单的碑文中读出了先烈的牺牲,读出了悲壮感和使命感。宋青曦以心耳听,在地中海的海浪声中听到了兴衰成败,听到了和平的启迪。
  历史是沉重的,因为带给我们许多感慨,历史是智慧的,因为给了我们许多启迪。每个人都会留下生活的痕迹,看着那些痕迹我们可以回忆自己经历过的事。历史也留下了许多痕迹,看着那些痕迹,我们可以想象那些自己无缘眼见的故事。从这个角度上看,眼见了历史痕迹的人都是幸运的,而若肯用心眼观,在历史的痕迹中思考这些历史带给我们的启迪,便是得到了这痕迹留给后人的智慧,便是更加幸运的。
  

在历史的痕迹中思考
目录

  • 开始 / [俄]康•巴乌斯托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