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们在歌里唱过友谊,在诗里写过友谊,看过了许多有关友谊的讨论,背诵了许多有关友谊的名言警句……我们探讨友谊的珍贵和美好,却很少涉及如何面对友谊的逝去。每个人都经历过相遇、相知,却也经历过许许多多离别,即使朋友之间相处得再快乐,日子久了也难免生出些嫌隙来,有的人从此便淡了,远了,不再联络,友谊只成为回忆的一部分。
余秋雨先生的这段文字中谈到了人们为了防范友情破碎做出的各种努力,然后又一一否定,告诉我们这样的努力多半不见实效,继而说出了真正想要告诉读者的话:“万不能把防范友情的破碎当成目的。该破碎的让它破碎,毫不足惜;虽然没有破碎却发现与自己生命的高贵内质有严重抵牾,也要做破碎化处理。”友情虽然珍贵,但是为了勉强维持友情而让它变了味,还不如放手,让曾经的友谊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美好的回忆。那么,生活中的我们面对友谊逝去是不是也可以收放自如?
谭锦霞小作者在文章中正是书写了自己面对友谊逝去时内心的感怀。所谓友谊,必然涉及两个以上的人物,“一个人的友谊”让人初看便感到费解,读了全文才会发现,这看似不合逻辑的题目却正贴合文意。文章开篇便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现出了作者心中的烦闷,继而开始回忆这段逝去的友情,最后着力表现了作者面对这段友情逝去时内心的情感变化。友人相知相伴,总是因为有着一些共同的理想或偏好,“甜蜜的痕迹”看似写冰淇淋,实则写友情。这篇文章的重点是表现内心活动,因此并没有对这段逝去的友情作过多叙述,但已让我们感觉到小作者与朋友相处时的快乐,也能够充分理解她在文中表现出的种种感情。
小作者十分善于描写自己内心的感受,文末她详细叙写了自己面对友情逝去时经历的一系列情感变化,“哭着笑着写着看着骂着爱着说着唱着痛着累着”,这一串动词的连用表现出了一种发自心底的呼喊,虽然无声,却有一种冲破心灵的力量,让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她的悲伤。而这呼喊过后便转入了淡然和豁达,“友谊敲碎我纯粹的梦,但我依然感激它,感谢它教会我懂得了某些事,感谢它叩开我的心扉,感谢它见证我的成长”,小作者对自己心理状态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让每个读到这篇文字的人都能够切实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文末小作者表达了感恩之情,这与余秋雨所倡导的思想是一致的,不勉强,不伤怀,逝去的便是逝去的,只要还有些美好的回忆,便是生命中值得感念的事。
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总是有许许多多相见和离别,新相知固然是乐事,但生别离的时候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放下?面对逝去的友情,你是耿耿于怀,是黯然神伤,还是像小作者一样心怀感激?潇洒地放下过往,让过去的友谊就这样流逝,或许才是最美好的结局。只要它曾经在我们的生命中绽放,便是一道彩虹,将永远装点着我们心灵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