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陈旧的的木窗,一切都笼罩在迷蒙淡灰的色调中。那细细的雨丝,悠悠地飘洒、纷纷溅落在我的发上、脸上。不远处的点点绿茵,若隐若现。好像有一股力量牵引着我,召唤着我,我不由自主地走出门外。
于是,我的发上、脸上、衣上都是雨丝。徜徉在门前那条通向远方的小路,路旁杂花生树,路面绿草如茵。我缓缓地走着,回忆着,浣洗着我思念的心情……
小草缀满晶莹的水珠,亮晶晶的,好像我熟悉的眼神。哦,春草你是在打量我这个细雨中独行的女孩,还是在寻找我身边曾经的另一半?
那一年的初春,是个令人伤感的季节。霏霏细雨中,我和好友翠就是在这条氤氲着水汽、草香的小路上分别的。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有她在我肩上轻轻地拍抚着。我蹲在薄薄的草毯里抽泣,将头埋在合抱的双臂里,肩头不停地抖动。泪水伴着雨丝顺着凄楚的脸庞滑落,一滴一滴,融入衣袖……
时间是那么短暂稀薄而又冗长粘稠,短暂稀薄的将最后一次拥抱变成分离;冗长而又粘稠的将分别的人层层裹住,像是在打包一个送往远方的行李。良久,两双稚嫩如春草的小手紧紧相扣,相约不管今后走在哪里,我们的友谊永远像这伸向远方的小路,没有尽头。草绿人归,十五岁,我们还会再次相聚,一同携手漫步在小路上,一同享受这满眼的绿意。
她走了,满眼的翠绿,成了伤心的颜色。
时光越来越粘稠,成为冗长的记忆。她离开已经好几年了,但是我心里的牵挂却似脚下的春草萌发、生长、蓬勃而又有生机。 春草,你是有脚的啊,你爬满小路,爬向远方爬满我的心田。在你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之间,我和她都已亭亭玉立成了一个少女,还会信守当初的约定吗?在春天里,绿草的影子里我们还能将双手紧握在一起吗?眼前的你细密而又杂乱,像我的心绪。呆立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抬头望见当年我和她一同种下的小树苗。如今已发了一身的绿芽,芽上几滴透明的水珠不是我们分别时的珠泪吗?也许在下一个春天里,春草吐露芬芳的日子里,我们会紧紧拥抱在绿茵里。
不知什么时候,雨停了。淡淡的太阳从云层里探出头来,草叶间一片璀璨。我拭去眼角的泪花,面向远方,春暖花开……
链接中考
1. 试分析“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中“掩柴扉”这个动作。
2.阅读《清平乐•别来春半》(略),回答问题。
(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与杜牧的“恨如春草多”有什么不同?
(2)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掩柴扉”的举动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联。而诗人却把这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体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2.(1)“恨如春草多”是一个静态的比喻,而“更行更远还生”是一个动态境界,将春草一样的离恨和行人远去的情景结合起来,写出了离愁别恨生成、增长、增多的过程,生动形象,别有新意。
(2)表达了词人在七弟从善入宋不得归时,触景伤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