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8903

  

意外话题:难以预设的精彩

◇ 孙 玲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第一板块“遭遇战争”中,收录了苏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这部小说是肖洛霍夫的一部史诗性质的短篇小说,它经过十年时间酝酿而就。在这部以描绘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灾难为主题的作品中,肖洛霍夫借助于一个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了战争给普通人的心灵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创伤。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的教学预想是:抓住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来组织教学,并在教学中穿插学生记忆中关于战争文学的思考,引领学生正确认识战争,欣赏战争文学,培养他们关爱生命、珍惜和平的情感。因此,我安排了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学生探究质疑,二是教师梳理归纳。
  在学生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对于文本质疑的问题迎刃而解。正当我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时,一位学生站起来,出乎意外地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这篇文章是节选部分,整部小说篇幅一定较长,如果把它拍成电影,现在准备策划一张海报,该怎样设计?”这个问题是我始料未及的,完全超出了我的预设,但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巧妙新颖,是一个具有创新性、价值性的话题,有一定探究价值。于是我决定抓住这个话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对话中形成认知冲突,并经过语言的交流来分析和判断,最终达到把正确的认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起了手……
  一位学生说:“我的设计是画面上有一口精致的水晶棺材,里面躺着一个年轻人,嘴角留着笑意,周围站着一些士兵,正流着泪。”
  另一位学生站起说道:“老师,文章还写到索科洛夫妻子的死,我想旁边再加一个画面,来进一步展现战争给家庭带来的毁灭。”
  这两位学生按理说都能抓住文本的主题来构思画面,但是,他们对海报的认识流于肤浅,两种设计都还缺少创意。此时我适时给学生补充了有关电影海报的一些常识,让学生明白电影海报是“瞬间”的街头艺术,目的是将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地刻画出来,做到画面精美,视觉效果强烈。其表现手法独特,文化内涵丰富,以此来扩大宣传的力度。
  在我的点拨指导下,学生沉思默想……
  一位学生站起来:“老师,我的设计是夕阳落山时节,主人公站在一个很大很深的长满衰草的弹坑前,他的脸上写满了痛苦,溢满了泪水,神情很呆滞。”
  又一位学生站起来:“老师,我想用乐景来反衬主人公的哀情,弹坑里摆放着绽放的鲜花,以此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痛苦,同时也隐喻战争的即将胜利。”(学生纷纷点头,赞同他的构思)
  又一位学生道:“老师,我认为收养凡尼亚是个非常重要的情节。我设计的画面是索科洛夫带着孩子远去,这样安排暗示了索科洛夫在家庭的苦难下,能够克服自身的悲痛,战胜心灵的创伤,将爱的光辉照射在一个孤儿身上,从而弘扬了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精神。”(学生为他的精妙构思击节赞叹)
  这时,又一位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这样的构思确实启人深思,不过我总觉得似乎还缺点什么。如果画面能将揭示战争罪恶和收养凡尼亚同时呈现出来,会更加吸引眼球,所以我构思的画面是身着军装的索科洛夫搀着一个男孩走向广袤的俄罗斯大地,背景是一个德国兵正端着枪瞄准一位身穿军装的年轻人。这样两幅画面一幅用来表现战争的不幸,而另一幅则彰显了战争背景下的人性光辉。”
  又一位女生站起说:“老师,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确实能震撼人们,但是凡尼亚的不幸更能触动有良知的人的悲悯之心。我的构思是主人公索科洛夫神情凝重刚毅地阔步走着,旁边凡尼亚天真可爱地挥动着小手作告别的姿势,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
  ……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激情在互动中燃烧,思维在碰撞中绚烂,智慧在探索中升华。这节课让我反思良多。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它侧重强调学习探究的过程,强调意义的不断发掘生成,一切预设的课堂过程都可能在实践操作中被颠覆,心中没有学生主体的教师将会被时代淘汰。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谨防以下现象。一是教师以预设问题狂轰滥炸,总是充当一位无所不知的智者,让学生往自己设计的套子里钻,这样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浇灭学生智慧的火花。二是教师对学生问题避而不答或者轻描淡写地敷衍,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挫,学习兴趣就会锐减,认识就得不到深入。
  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课堂教学机智和筛选甄别的目光,善于捕捉意外的有效话题。有效话题资源的生成是课堂教学走向高效的基础,也是每位教师应努力具备的能力。其目的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使他们以充沛的感情、极大的兴奋投入到对话中,努力表达自己的见解、感悟和体验,通过对话提高自己、共同发展。具备了有效对话资源的课堂对话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洋溢着人文关怀,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师要敢于舍弃精心准备的环节,因地制宜,相机而动,巧抓契机,适时引领,让师生的智慧在教学中相长,让课堂的意外话题生成一朵朵美丽的思维之花。
  
  (连云港市灌云县高级中学;222000)

意外话题:难以预设的精彩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