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11年第10期 ID: 151772

[ 邵丽华 文选 ]   

语文教学要重视课外阅读

◇ 邵丽华

  内容摘要: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辐射到课外阅读中去,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思考力,鉴赏力和审美感受力。因此,指导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教师来讲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兴趣
  
  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课本知识,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是很重要的。大凡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除了学好课本知识以外,还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就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来看,他们读书少,读好书更少。他们不会读书,不善于读书,无意作思考性的阅读,也渐渐淡化了书籍在其生活、学习中的意义,如此状况令人堪忧。
  作为语文老师,首要的任务是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辐射到课外阅读中去,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思考力,鉴赏力和审美感受力。因此,指导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教师来讲是不容忽视的。
  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充分利用教师个体的人格魅力,一个教师博览群书,在教学中做到引经据典、广征博引,颇具学者风范,那么对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激发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叶圣陶也认为“唯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循序渐进,指导他们先读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有吸引力的读物。如果操之过急,强制把教师认为有益的书推荐去读,将适得其反,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的广度与深度。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阅读面不宽,层次也不够高,通俗文学颇为流行。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未来的技术工人,若只偏重于某一学科的学习,恐怕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因而根据培养目标,广泛地阅读有关专业方面的论著,以及文学方面的名著,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所包含的方方面面是许多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文学具有显著的认识价值,能帮助读者认识生活的诸多方面,帮助人们拓宽视野;文学又具有审美价值,而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便是语文教学,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科学的教育不仅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和使人的智慧获得发展,并且能够培养人的高尚品格。”一般的教育如此,形象化的语言文字教育更是如此。语文教学可以凭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迪,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感情,提高审美感受力,从而创造美的人生。
  三.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提高阅读效果。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课外阅读常有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阅读后能与他人讨论交流,或者写读书心得的很少,这表明许多学生尚不善于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探索。为此,作为语文老师应根据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阅读引导工作。
  1.通过各种场合、各种手段,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过程,人们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诸如阅读过程、阅读类型、阅读原则及阅读的基本方法等。
  2.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进学生的阅读,提高其阅读分析的能力。诸如读书周、读书报告会、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知识竞赛等等。
  3.提供必要的适当的书籍目录,引导学生有所选择。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往往有无所适从之感,教师应充分利用书目,让学生针对个人现有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来择书而读。
  4.要充分发挥视听媒体的作用。现代媒体已广泛地在教育、学习、生活中运用,大量优秀文学作品都有了相应的影视作品。当学生从单纯的语言文字的阅读不易理解或不够透彻时,可以引导学生以相应的视听媒体作为书籍的补充。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职业学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令人满意,只要我们既抓好课内的学习,又搞好课外阅读的指导,精心组织,积极引导,一定会使学生读好书、多读书,使课内、课外阅读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我们的语文教学的质量必将大大提高。
  
  邵丽华,威海职业学院基础部教师。

语文教学要重视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