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11年第10期 ID: 151763

[ 余晓俊 文选 ]   

应用文教学方法漫谈

◇ 余晓俊

  内容摘要:应用文的重要性已被实践证明,应用文的教学方法也受到普遍重视,方法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应用文 教学方法 比较法 修改病文法 打乱秩序法
  
  古人云:应用文“虽艺文之末品,而政事之先务”。若从艺术的角度来衡量,这类文章也许是“末品”,但就其政治、经济方面的实用价值来看,的确是不容忽视的“先务”。应用文的重要性已经被实践所证明,应用文的教学方法也受到普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应用文太枯燥,看得多,记得少,不会写。我以为枯燥乏味之过不在课的本身,在于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的教法。现行教材往往讲能用性东西多,讲理论多,举正面例子多,而联系实际运用讲得少,举反面例子少。这种讲理论、看例文的授课方法,即使老师讲得头头是道,也只是纸上谈兵,效果不好。为此,我在教学中除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外,采用了比较法,修改病文法和打乱秩序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比较法
  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是很普通的了,应用文中也存在着许多可比的条件,有一定的可比性。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启发学生的思维,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公文的十类十五种,可比的种类很多,如“布告、公告、通告”、“通知与通报”、“决议与决定”、“请示与报告”、“总结与调查报告”等等,通过比较发现其同中之“异”,或异中“同”。
  例如:请示与报告是两个并列而具有不同功用的文种,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请示”写成“┉的请示报告”,请示、报告不分,我在教学中把二者进行比较:
  相同点:二者都是下级机关给上级机关的文件,都属上行文。二者都要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陈述意见。
  不同点:
  1.文种不同:二者属于两个不同的文种。
  2.用途不同: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要求指示、审核、答复、批准事项的行文,它是“问文”,无论可否都要求上级答复;而报告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行文,一般不要求上级机关批示,被称为“阅件”。
  3.性质不同:报告是陈述性公文,请示是期复性公文。
  4.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必须事前行文,不允许“先斩后奏”,也不允许“边斩边奏”;报告一般在事后行文,也可以在事情进行之中行文,还可以在事前行文。
  5.要求不同:请示只能送一个上级机关,不能抄送给同级或下级机关;报告可以抄送给同级或下级机关。
  另外,请示是当用才用,不能动辄请示,而一经呈文,责任便属于上级了,故有的部门为克服官僚主义拖拉作风,就规定了请示批复期限,逾期未复,下级可照文行事,一切后果由受文不复者承担。报告不要求复文,不应写入请示事项,不用“当否,请批示”之类的结语。若把具时限的请示内容写在执行报告中,贻误工作造成损失,责任在下级。
  比较之后,让学生看例文,然后假戏真做,讲什么动手写什么,加深印象。
  在给学生讲书信单元时,由于学生对格式写法比较熟悉,我只强调了书信的语言要适当,并且比较了两篇例文。
  例一:
  ××先生:
  由于我公司工作安排有变动,我无法于8月10日赴约,我感到十分遗憾。但我仍希望我们能再订个一个约会的时间。何时能重新安排?请告知。
  谨祝
  愉快
  ××敬启
  例二:
  ××先生:
  由于我公司工作安排有变动,我无法于8月10日赴约。我想这个变动将会给您带来许多麻烦和不便,请接受我的谦意。您能否重新安排一个会晤时间?8月15日以后的任何一天都可,只要方便。
  谨祝
  愉快
   ××敬启
  通过比较,同学们感到第二封信感情真诚些,既表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又表示了谦意,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态度是诚恳的,看了之后,相信一定会谅解并乐意继续合作的。而第一封信恐怕就很难达到这样的社会效果了。
  二.修改病文法
  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可以变枯燥乏味的被动学习为生动有趣的主动思考。通过“改”发现问题,掌握写法,加深印象。因“改”而引起的争论、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例一:修改一篇通知
  原文:
  通 知
  今有襄樊电视机厂来招待所修理电视,请买有北京牌彩电的同志于今(6日)明两天前来联系修理。
  
  3月6日
  题一出来,学生们发言很踊跃,有的说目的不明确,是售后服务的免费修理呢,还是有偿修理呢?没交待。有的讲格式不完整,没有落款,无发文单位;有的讲有的事交待不清楚,“联系修理”谁修理、在什么地方;学生们通过讨论,找出了病文的毛病,然后老师进行归纳,大家一起把病文修改好,通知的写法也就清楚明白了。
  在讲公文时,标题的写法也很重要,往往出现一些错误。
  例文二:
  ×××省××局报告
  ×××(2011)财字第××号
  
  关于申请临时贷款的报告
  中国工商银行××市支行××办事处:
  (以下略)
  这份公文的标题很不规范,但是修改也有一定的难度,经过同学们的认真思考,展开讨论,找出以下问题:
  其一、文种选用不准确
  尽管该文的标准是“关于申请┉的报告”但实际上还是属于“请示”文种。不过,“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但该文的主送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市支行××办事处”,只是掌管贷款的主管部门,并非该局的上级机关,所以选用“请示”文种显然是不对的,而应使用“函”。只有这样,才符合应用文中“┉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函”的规定。
  此外,标题中出现“关于申请┉的报告”,这实际上是改换了文种,把请示写成了“申请┉报告”,倘若这份公文可以使用“请示”文种的话,也应将标题中的“申请”二字去掉,将“报告”改成“请示”。
  其二、发文字号不规范
  公文写作要求,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发文年号和发文顺序三部分组成,并按此顺序排列。上份公文的机关代字是“××财字”,应该是连在一起的,不应该将发文年号夹在机关代字的中间,致使作为一个整体的机关代字分割成两个部分。此外,发文年号应置于“[ ]”内,即应使用六角括号,不应该用圆括号“( )”。正确的排列应是“××财字[2011]第××号”。
  其三、版头设计有缺陷
  版头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机关名称加“文件”两部分组成,它适用于主送下级机关的“命令、指令、决定、决议、指示、通知、通报和对上级机关的请示、报告”等文种;二是仅以机关名称作版头,它适合于向下级机关的“批复”,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函”等公文,但类似例文中以由机关名称加“报告”版头实不多见。
  这份公文应这样修改:
  ××省×××局
   ×财字[2011]第××号
  中国工商银行××市支行××办事处
  (以下略)
  此外,修改病文时要注意改到要害,多就少改,不要把原文改得面目全非。
  三.打乱秩序法
  调查报告的训练一直是老师们教学中的难题,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调查报告的写法,是我们教师探讨的课题。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打乱秩序法,也就是选择一份较短的调查报告,打乱秩序,去掉标题,让学生整理,自立题目,理顺秩序,下面是一篇例文:
  恢复和发展洞庭湖资源
  (正文从略)
  我把题目拿掉了,打乱了秩序,学生们集思广义,开动脑筋,提出了较好的想法,比如他们自立的题目就有:
  围湖造田非良策
  救救洞庭湖区
  亡羊补牢未为晚
  天灾人为
  围湖造田顾此失彼
  洞庭湖水往哪走
  ┉┉
  学生们开动脑筋的同时也明白了调查报告的特点及写法,自己再动手也就不觉得无从下手了。
  吕淑湘先生说道得好:“教学,教学,要教会学生学。”应用文教学,教师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方法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则收效甚微。
  
  余晓俊,湖北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应用文教学方法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