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根据不同题材和课型,尝试通过直观演示、名言品析、合理想象、写小练笔等方法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关键词:德育;语文;课堂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小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启发学生深入体会和思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直观演示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注意借助生动的语言和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如讲《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采用插图描述和录像演示相结合的手段,利用书上的插图生动描述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景色和海底产物等,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海产资源的丰富,与此同时,我还利用放录像的方式进行直观演示,学生情绪顿时高涨起来,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以来就会给学生以深刻的直觉印象,使他们认识到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从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又如:在讲《瀑布》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两课时,我也运用了上述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立志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思想感情。
二.名言品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这句话提示我们: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必须渗透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小学语文课本上选登了许多教育家、著名科学家、抗日英雄等名人的名言。这些精辟的名言,含义深刻,富有哲理,字字句句闪烁着思想教育的光辉。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深化了思想教育。如: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开创者,他在自己求学的生涯中,历尽坎坷,几经磨难,但就是凭着“一定要争气”这个坚定的信念,促使他成为一位有名的生物学家。
通过品析,使学生明其义,悟其神,学习他“一定要争气”的可贵精神,从中懂得只要有信心、肯努力,什么困难也会克服。再如: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话语不多,但流露真情,使学生对他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所感染,更加崇敬那些为祖国而献身的英雄人物。
三.合理想象
有的文章,在叙述上往往留有一些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使之成为渗透德育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例如《荷花》一课,作者在欣赏一池美丽的荷花时,被荷花的美所感染、所陶醉,于是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荷花。这时蜻蜓和小鱼分别告诉作者自己清早飞行的快乐和昨夜的好梦,但是具体说了一些什么话呢?作者并没有告诉读者,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而合理想象出这些对话的内容,是更加衬托出荷花美的点睛之处。我鼓励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有的学生认为,蜻蜓是这样说的:清晨我在公园里飞行,看见清洁工阿姨正在打扫公园里的小路,她们都很辛苦,但是她们的心都象荷花一样纯洁……;还有的学生说小鱼做的梦是这样的:晚风吹来一池荷花都跳起舞来,于是惊动了全国的小朋友,大家都来参加这儿的音乐会,真是热闹极了,他们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和平统一,永远繁荣昌盛……。学生们展开了各种合理想象,但都深深感受到荷花的潇洒与神圣,更被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涟漪而不妖”的品格所感染,在想象中认为自己也应该做一朵美丽的小荷花,永远有一颗纯净的心。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四.写小练笔
为了更好地用语文这面镜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还引导学生针对某一文章,简单写一下自己的体会与感想,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情况写小练笔。如:学生写了《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再创佳绩》、《我的理想》等,通过写小练笔,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进行了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团结友爱等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有知识的传授,有技能的训练,有思维能力和知识能力的发展,有美的熏陶,也有德育的渗透。德育对智力、体力等诸方面都起到促进作用,只有各个方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让其充分焕发生命活力!
姜红,教师,现居山东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