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点赏析
在雁荡诸景中,大龙湫尤为著名。它是我国著名的大瀑布,从高约一百九十米的连云嶂凌空而下,宛如银河飞泻,气势十分壮观。文章描绘了大龙湫两种不同的美。
一是阳刚之美。作者第一次到大龙湫是秋天,先描写了沿路的见闻,侧重写水声之大,撼人心魄,如“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借水声之大来渲染水势,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接着,又从视觉的角度对山景进行描摹,极为精彩,且动静相间:“作人俯势”是动,“如大楹”是静;“两股相倚立”是动,而“其颠谽谺,犹蟹两螫,时一动摇”则为静中之动。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对大龙湫进行侧面烘托之后就对瀑布进行直接描写。先极写瀑布之高,仿佛从天而降,再状写瀑布凌空之态,然后写它迸落深潭,发出如殷殷雷鸣般的震耳声音:视角自高而下,由仰视至俯视,极有层次地写出了眼前瀑布那种盘旋飞舞,轰然迸落的神姿。“震霆”二字,极言瀑布落下深潭时声音之大。瀑布凌空飞下,激起横射的山风,水沫随风飘洒,犹如暴雨骤至。接着写瀑布入潭,用一“捣”字,非常传神地表现出瀑布的雄劲之势。
二是阴柔之美。作者第二次来大龙湫是是冬季,而且又是大旱,所以瀑布较小,便侧重描写了大龙湫四周的景物,作者这里描绘的是一幅明丽幽静的图画,以展示大龙湫旱季时的美。围绕着瀑布,作者从动静两方面来写景:潭上清石与水气相映,红如丹砂;山石之间树木葱笼,碧绿细润,如翠羽凫毛。红绿两色,交相映衬,使得这些静态的景物,更为生色。又以鱼和猿两种动物来写这里环境的悠然,远离尘嚣。鱼的闲暇逍遥点出了山中景致令人心旷神怡,同时也写出了潭水的清莹透澈。猿猴“窥人而啼”这一场面,这里渲染的是山中的静谧。
难点指津
本文难点有两个。一是动静结合手法运用。无论是第一段中展现阳刚之美的秋季的大龙湫,还是冬季展现女性阴柔之美的大龙湫,作者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这一点值得同学们在写作时借鉴。二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段写大龙湫的雄奇喧腾,展现的是阳刚之美;下一段写大龙湫的明丽幽静,展现的是阴柔之美。雨季出游,着重写沿途见闻以及瀑布的磅礴气势;旱季重来,着重写瀑布四周的景物。上一段详写的,下一段则一笔带过;而上一段略写的,下一段则详写。犹如秋冬两季大龙湫景色的不同一样,文章上下两段也决然不同,充分体现了作者文笔的腾挪变幻之妙。
考点训练
1.文章怎样体现了大龙湫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
2.本文大量运用动静结合手法和对比手法,试举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附:参考答案
一.参看美点赏析。
二.参看难点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