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为多家高中语文教材选录,其中人教版和苏教版在给这首词作注时,不约而同将词中“经年”一词释为“年复一年”。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唐宋词鉴赏辞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袁世硕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书店2005年版叶嘉莹主编《柳永词新释辑评》。与该观点略有不同的,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谢桃坊《柳永词选评》:“年复一年,或时过一年”;中华书局加∞年版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经过一年或多年。”对这个问题,前人已有诸多论述,但笔者认为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经年”到底是“年复一年”,还是“经过一年”,抑或二者均可呢?浏览我国古籍,不难发现,作品中不但有“经年”,还有“经宿”“经日”“经月”。这些词形式上都是由动词“经”加上“年、月、日、宿”等名词构成,意义上都表示时间。《汉语大词典》只对“经月”一词作了解释:“指太阴历月亮经历一次朔望的标准时间;整月。”
那么,其余的词分别是什么意思呢?通过对其在古籍中的意义的梳理、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经宿”“经日”分别是“(经过)一整夜”“(经过)一整天”的意思。
先看“经宿”:
(1)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世说新语》)
(2)因令贵妃三人赍珍馔、宝器就寂第,宴乐极欢,经宿而去。(《旧唐书》)
(3)窗明帘薄透朝光,卧整巾簪起下床。背壁灯残经宿焰,开箱衣带隔年香。(白居易《早夏晓兴赠梦》)
(4)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宋史》)
四例中,“经宿”均为“(经过)一整夜”之意。例(1)例(2)意思最明显。例(3)“经宿”与“隔年”对举,例(4)“经宿”与“三日”对举,意思也不难明白。
再看“经日”:
(1)吴国富阳人马势妇,姓蒋。村人应病死者,蒋辄恍惚熟眠经日,见病人死,然后省觉。(《搜神记》)
(2)马湘,字自然,杭州盐官人也……后归江南,而尝醉于湖州,堕霅溪。经日而出,衣不湿,坐于水上而来言:适为项王相召,饮酒欲醉方返。(《云笈七签》)
(3)贾充妻郭氏,为人凶妒,生儿黎民,年始二岁。充外入,就乳母抱中呜撮,郭遥见,谓充爱乳妪,即杀之。儿恒啼泣,不饮他乳,经日遂死。(《太平御览》)
(4)唐袁志通……年二十,被驱为军士,败走岩峻,经日不得食。(《太平广记》)
很明显,四例中,“经日”均为“(经过)一整天”之意。例(1)说蒋氏整日恍惚昏睡。例(2)意谓马湘在水下呆了一整天。例(3)说小儿不饮其他乳母的奶水。一天后便死去。例(4)是说袁志通一整天都没吃过东西。
“经月”一词,《汉语大词典》已作解释,且有例证,在此不再赘述。
那么,“经年”到底是“年复一年”,还是“(经过)一整年”呢?先来看两个意义较为明确的例子:
(1)去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
人非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今宵帘幕飏花阴。空余枕泪独伤心。(冯延巳《忆江南》)
从词上片“去岁”,下片“今宵”等语的暗示,可断定“一梦经年瘦”中“经年”应指“去岁”至“今宵”的一整年。
(2)(韩公圭近有提举广东市舶之命,假道清江,执别年余,忽尔相逢,喜甚,因赋是词云)我入三摩地,人疑小有天。君王送老白云边。不用丹青图画、上凌烟。喜揽澄清辔,能同载酒船。相逢忽谩别经年。好是两身强健、在尊前。(向子諲《南歌子》)
词前小序“执别年余”与下片“相逢忽谩别经年”时间上相互印证,可知作者与韩公分别一年多后,今又相逢。显然。“经年”指经过一整年。
再看柳永的其他三首含“经年”的词作:
(1)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睛昼。渐消尽、醺醺残酒。危阁迥、凉生襟袖。追旧事、一饷凭阑久。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算到头、谁与伸剖。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可惜恁、好景良宵,未曾略展双眉暂开口。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倾杯乐》)
上片写男子良宵睹物思人,追念往事。下片低诉与心上人离别后的思念与痛楚。“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写男子在与女子离别后的一年里,时时牵挂对方。“度岁”与“经年”同义反复,意谓一年之中。
(2)追悔当初孤深愿。经年价、两成幽怨。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堪游玩。奈独自、慵抬眼。赏烟花,听弦管。图欢笑、转加肠断。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又争似、亲相见。(《凤衔杯》)
纵观全词,“经年价”,当指在男女分别一整年的日子里。
(3)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好天良夜,深屏香被,争忍便相忘。 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少年游》)
“王孙动是经年去”,意谓女子抱怨心上人重功名而轻感情,动辄一别整年不归。
由上可见,“经年”在柳永词中并非指“年复一年”。
因为古人的交通方式十分落后,所以,在友人、亲人们,特别是热恋中的人看来,分别一年已是十分漫长,难以忍受了。故而,古诗词中常有“经年别”“一别动经年”,及信件“经年到”之叹。我们还可从下面的例子中得到佐证:
(1)自从昔别春燕分,经年一去不相闻。(北周·王褒《乐府诗集》)
(2)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王维《送平澹然判官》)
(3)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李清照《行香子》)
(4)雷觞淡于水,经年不濡唇。(苏轼《饮酒四首》其四)
以上“经年”也同样都作“(经过)一整年”讲。例(1)说双方分别一整年。例(2)说经过一年的时间才到达瀚海。例(3)指牛郎、织女一年才相见一次。例(4)中苏轼说秦观已一年没饮过酒了。
此外,古人还有“两经年”“九经年”等说法,更足以证明“经年”不是“年复一年”之意。如:
(1)记相逢,一似昨,两经年。风波闹处,推出心胆至今寒。(魏了翁《约李潼川饮即席赋》)
“记相逢,一似昨,两经年”,当为从上次相逢到现在已经两整年了,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犹如昨日。
(2)明月照多景,一话九经年。故人何在,依约蜀道倚青天。(韩元吉《水调歌头》)
“一话九经年”中,“九”或虚指,或实指。总之,该句意谓“自上次话别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
综上所述,“经宿”“经日”“经月”“经年”是一组结构相同、表意相似的短语。“经年”意谓“(经过)一整年”,而非“年复一年”。因此,在柳永《雨霖铃》中,“此去经年”应理解为“在此与心上人分别之后的一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