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年10月22日
地点:湖大附中报告厅
师:上课!
生:(齐)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我们今天来一起学习一篇叙说文,一篇故事。这是一篇外国的作品,先看我们的学习活动。
(多媒体显示)主要分三步:第一步,说一说;第二步,品一品;第三步,背一背。
很简单。现在进入我们的第一个环节——读一读。认识一下字,然后回到课文中去一起读!“闷热”,读!
(多媒体显示)闷热 训诫 迂回 边缘 凝视 啜泣 瘦骨嶙峋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生:(齐)闷热 训诫 迂回 边缘 凝视 啜泣
瘦骨嶙峋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师:好的。大家看一下训诫的“诫”字,边缘的“缘”字,凝视的“凝”,“凝”,鼻音,不是边音。还有目眩的“眩”,都是大家很容易读错的字,很容易写错的字。大家再读一下。“闷热”读!
生:(齐)闷热 训诫 迂回 边缘 凝视 啜泣
瘦骨嶙峋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师:好的!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训练我们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怎么说呢?你要说,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多媒体显示)略读活动:说一说《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角度很多很多,关键在于你的想象。我刚才就说了一种,我说“咱们今天来学习一篇叙说文。”它就是一篇记叙文,它就是一篇故事。那它到底是一篇什么文章呢?答案不止一个。现在就请大家仔细的想一想,然后就把你的想法旁批在课本上。好,开始吧!
生:(低头默读,做旁批)
师:好吧!现在我们就来交流看看吧!请举手发言。哪一位先来?
生1:(起立)
师:好!谢谢你!
生1:我觉得这篇文章虽然先讲了一个故事,然而到最后一段的时候,它就借这个故事来说明了一个道理。
师:嗯。多好啊!这是一篇从一个故事里面引发出深刻道理的一篇文章。行啊,谢谢!你看她有一个角度了吧!还有谁想来?好,你来。
生2:我想补充一下,就是这是一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亲身经历的事情,来用自己的感受再得出一步一步走,最后走向成功的道理的文章。
师:嗯。角度又不同了吧?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通过作者对自己童年故事的回忆,来告诫大家一个道理。谢谢!继续来。好,请你来!
生3:我觉得这是一篇鼓励大家不要惧怕挫折、勇敢向前走的这样一篇文章。
师: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面对面前存在的的困难,这就是经验。课文中恰恰有一个词,“经验”。好,继续。请你来。
生4:作者通过描写一个小时候的故事,用自己的故事告诉读者怎样走向成功。
师:嗯。你看,他用了一个词叫“描写”。我说的是“记叙”,他把它换成“描写”,这就变了。这篇文章中有很多生动的描写,因此这是一篇细节描写很生动的文章。好,请坐。多好的看法!现在需要更多的看法出来,好,谢谢你!
生5:我觉得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是带有一种自豪的心理。他当时应该有一种欣慰的感觉。
师:对,这是一篇回忆自己童年故事的时候,略带一种自豪、欣慰的情感而写出来的文章。因为他毕竟克服了困难。好啦,谢谢!
读文章,第一步就要认识它,而且要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它。对任何文章而言,都是这样。好啦!还有什么看法?好的,请你来。
生6:我觉得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一篇小说。
师:噢!这是一篇像小说的文章。好的,实际上呢,它是一篇自己的自叙的文章,但是呢,它的笔法很像小说。有波澜,有矛盾,而且有故事的高潮。谢谢!看法很好啊!好,请你来。
生7:我觉得这是一篇父亲引导孩子成功的文章。
师:对啦,这是一篇写童年故事里面父亲对自己的教导的文章。你看,又发现了一个新的角度。好,谢谢!还有吗?好吧,请你来。
生8:这篇文章用了很多心理描写,它在于告诉我们,不要在你没做之前就说你不行。
师:嗯。这是一篇很注意表现自己心理活动的文章。不仅仅只是开头,心理活动的描写从文章的开始到故事的结束。这是它表达的一个大的特点。行,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看屏幕!你看,大家说到了吧!
(多媒体显示)抒写“我”童年故事的记叙文——回忆性
先叙事再述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
叙事的部分写的波澜起伏的文章——曲折性
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
通过一件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深刻性
师:这是抒写“我”童年故事的记叙文——回忆性。把“回忆性”三个字批上;好,换个角度,这是先叙事再述感,先有记叙,然后有议论,这样的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很明显,这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叙,第二个部分是议。很大的部分是叙,最后一段是议;这是一篇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再变一个角度,叙事的部分写的波澜起伏的文章——曲折性。自己到悬崖上面去了,但是下不来。然后爸爸帮助他终于下来啦。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本来就不想去,去了之后又下不来;接下来一点我们也看出来了,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不仅表现了我,还表现了父亲,还表现了其他的人,还表现了同学,因此它很有艺术性。不仅仅是表现一个人,而是表现多个人;继续看,这是通过一件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深刻性。刚刚我们的同学都说到了,因此它很深刻,它告诉我们生活的经验和生活的哲理。
这个活动大家进行的很好,我要表扬大家。注意,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看任何文章首先就是要多角度的去认识它。好,现在开始我们的第二个环节,学习活动。
(多媒体显示)品一品——训练我们的品读能力、欣赏能力。
话题品一品:精度活动:品一品你阅读第14段到22段时品味到的精彩之处。
第14段,哪一段?从哪个地方开始?
生:(齐)“我从石架向下望……”
师:对,大家都走啦,同伴都走啦,杰利也走啦,就剩我一个人在悬崖的石架上。好,22段到哪一段?在哪里?
生:(齐)“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
师:好,对啦。现在我们就先来读,从第14段到22段。一起来朗读,大家先来读给我听一下。“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向下爬去,我会滑倒摔死的。”读!
生:(齐)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向下爬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闷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变得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已出现了第一颗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昏暗。但是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筒光在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用电筒向上照射。“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来!”我啼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看见石架下面的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是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步,慢慢向下爬。突然间,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一双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禁想不到的是,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