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2010年第10期上有篇题为《让人难受的“饱受赞誉”》的文章,作者认为“饱受赞誉”的用法不妥,指出“‘饱受’含有‘受够了’的意思,其后所接的词语一般都表示让常人‘难以忍受’的遭遇”。
笔者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发现,使用“饱受”的例句出现了776条,有5条属于例外:
饱受西方医学教育的医生;
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
饱受启蒙思想熏陶的法国人;
在爱和信念还富有朝气的时候,就饱受赞扬;
以上数据表明,“饱受”的确倾向于与表示人们主观不愿承受的、具有消极意义的词语搭配。笔者认为,这里“饱”字是隐喻的用法,化抽象概括的“充足”为具体可感的“吃饱”,“饱读诗书”、“饱学”的“饱”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饱受”后接积极意义的“滋养、熏陶、赞扬”等词语也是可以的。
当然,为了避免争议,也可以将“饱受赞誉”改为“备受赞誉”。语料库中含“备受”的例句有1713条,后接具有中性色彩的“关注”和“瞩目”的例句约占总数的24%,后接褒义色彩的词语如“青睐、推崇、赞誉、鼓舞、感动”等的例句约占44%,其余的32%里,基本上就是“煎熬、艰辛、摧残、折磨、责难”一类具消极意义的词汇。可见,“备受”之后表积极、中性、消极意义的词语都是可以出现的。
[作者通联: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