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学时期是人生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价值观、爱情观还没有完全定型,可塑性大;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有着独特的美学意义,这种美学价值对引领学生的精神、培育学生正确的爱情观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熏陶其情感,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以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
【关键词】女性人物形象 培养 学生 爱情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只要打开《诗经》一定会为这首诗中热烈的情感而倾倒,主人公对伊人执着的追求与思念也让人们羡慕不已。美好的爱情是文学永恒的话题,是人类最炽热、最真挚、最美好、最崇高的情感之一。“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从古至今许多荡气回肠、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令多少人洒下惋惜的泪水,也演绎了多少柔肠百结的爱情,从《诗经》唱到乐府,从古代演到现代,亘古不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两人同撑起一片天空,相互扶持。风也罢,霜也罢,雨也罢,雪也罢,执子之手,每一刻都是如此的美好,每一刻都是一首动人的诗篇。执子之手直到青春老去,多么华丽动人的乐章。“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中那生死不渝的爱情多么震颤人心,更令多少人痴痴入迷,也正因为如此,尽管封建礼教的枷锁那么严酷,但还是锁不住两颗相爱的心,甚至不惜以死抗争。中学时期,由于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原因,青春萌动、情窦初开,同学们对异性充满好奇,充满着对爱情的渴望,一些同学甚至会陷入早恋的泥潭,更有甚者因不能正确面对心中的感情偷吃禁果,从而对身心带来不可估量的、长远的影响,甚至荒废了学业,少男少女们怎么样去面对人类崇高的爱情?高中语文新大纲规定:“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通过我们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进行爱情美的教育,引导学生透过这类婚恋作品去看待各种恋爱观,利用这些女性人物形象在婚姻中的各种命运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爱情应是恒久的、炽热的男女间特殊的情感,经得起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阻隔,应能经得起各种考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忠贞执着地爱着仲卿,由于受到阻挠最后双双殉情,这个故事告诉学生“两性相爱,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应该保持它的自由,崇高,不可强制它,侮辱它,压抑它,使它丧失了优美的价值”。《柳毅传》中的小龙女深深地爱上了见义勇为正直无私的柳毅,钱塘君也希望促成这门亲事。柳毅虽然也爱慕龙女,但他到龙宫送信完全是被义所激,并不贪财恋色,所以面对钱塘君的酒宴逼婚,他毅然拒绝。然而温柔善良的龙女面对柳毅的拒绝,她并不气馁,她坚贞执着等着柳毅,直到柳毅妻子亡故后,龙女才化作民妇卢氏来到鳏居的柳毅身边,和他结为夫妇,直至孩子出世龙女才道出真情。从龙女的身上我们看到爱情并不因时间的冲刷而变淡,反而是越来越恒久、炽热。爱情是以互爱为基础的平等的情感。互爱的、平等的爱情才是美好的,而男尊女卑,把女性作为附庸并不是真正的爱情。正如《诗经·木瓜》所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种投桃报李,平等相互的情感才是爱情的基础。也正如舒婷在《致橡树》所说:“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这是依附的爱情,平等的爱情应该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共同去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和欢乐。沈从文《边城》就是一部情爱美的杰作,通过翠翠和傩送之间的爱情悲剧,展现了湘西边陲小镇男女情、祖孙情、邻里情的美好,堆砌一个精巧、结实、匀称的希腊小庙,供奉着优美的人性。湘西的青山秀水赋予了翠翠清明如水晶的眸子,养育了她清澈纯净的性格,给了她不谙世事的赤心。翠翠在朦胧中爱着傩送,傩送在月夜给翠翠唱情歌,梦中的翠翠被情歌所吸引,灵魂也漂浮起来,却不知道这个唱歌的后生就是自己爱着的傩送,天保为爱离家落水而死,傩送远走他乡。老船夫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溘然长逝,翠翠忍受亲人逝去之痛、心上人远离之苦,仍坚强的留在渡口等待爱人的归来。翠翠和傩送深爱着对方,没有花前月下的甜蜜,没有山盟海誓的约定,只有“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只有东方女性的含蓄之美,翠翠和仅有的男性二佬接触就爱上了他,她并不觉得自己地位低下,甚至听到船总要与磨坊陪嫁的人家结亲的话,也没有将此消息和自己的婚姻联系在一起,翠翠爱得那么淳朴,爱得那么自然,这是不附加任何杂质的爱。傩送对翠翠的爱也是那么的忠贞,不受门第、金钱的束缚。他们的爱情是纯洁的、朴实的、真挚的,基于这样善良品性的爱情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翠翠和老船夫间那相依为命的亲情之爱,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可现在的很多的年轻女性,把认识一个好男人作为获得高质量生活的捷径,忽视自身的追求和发展,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在婚姻上把物质放在首位,甚至把婚姻说成是第二次投胎,完全失去了自我,也把自己置于附庸的地位。美好的爱情是两性结合的纽带,合乎道德的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更需要男女互为对方无私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命运的不幸就是由于男方没有责任感,把婚姻作为一场游戏,“女也无爽,士二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男方把生活的全部变为个人的幸福,把自己变成了她人的地狱。这样的爱情观是我们今天应该唾弃的。中学时期是人生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价值观、爱情观还没有完全定型,可塑性大。语文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熏陶其情感,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以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
作者单位:贵州沿河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