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2年第5期 ID: 134005

[ 董玉叶 文选 ]   

如何写出情怀绵长的记叙文

◇ 董玉叶

  【摘 要】记叙文写作是作文训练的基石。写好记叙文,必须感受想象和联想的独特,让记叙文“尺水兴波”多曲折;放飞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让记叙文“风景绚烂”多厚重;体验想象和联想的功效,让记叙文“汪洋恣肆”添兴味;挖掘想象和联想的潜能,让记叙文“扁舟一棹”有灵气。
  【关键词】记叙文 写作技巧 训练
  
   众所周知,记叙文是记载人或物的状态、性情及叙述其动作、变化、经过并体现个人感情、抱负、得失的文章。记叙文的最高境界是具有深深的“哲理味”、淡淡的“散文味”和浓浓的“小说味”。要想写出有情怀的记叙文,我们在选择好文章主题的基础上,必须对文章的材料进行必要的剪裁,用一条红线来串起恰当的材料,形成并确立井然有序的顺序及一个中心,进而采用画龙点睛及妙笔染情的表达方式,配以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完成全文情感与结构的铺就。然而,现实的记叙文写作并不尽如人意:内容单薄欠厚重,文字简略不丰盈,叙事平直少跌宕。要想有所创新,必须要运用想象和联想,将因外物而生的情感用主观的、真挚的态度抒发出来。
  一、感受想象和联想的独特,让记叙文“尺水兴波”多曲折
  想象和联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文学写作中必备的一种能力。记叙文如何做到“尺水兴波”呢?
  首先,要善于利用事件本身的复杂性。有些事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只要准确把握这些事件本身的进展,就会使文章一波三折,显出一定的波澜。
  其次,掌握一定的“兴波”技法。有些事件本身比较简单,要将它写得一波三折,饶有兴味,就必须学会“兴波”技法。兴波的方法很多,比如悬念法、误会法、巧合法、抑扬法等等,但运用这些方法就是要让简单的事件“复杂”化,变得有起伏,有波澜,有味道。
  1.动作细节法
  记叙文要写事,事中要有人,人要有动作,因此,在记叙文中有无精彩的动作细节描写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段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2.对话表述法
  写人物对话是同学们在记叙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也是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因此,对话要鲜活,逼真,惟妙惟肖。
  3.心理刻画法
  尽管人物的动作、语言是人物心理的反映,但人物的心理描写更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记叙文中如果有一些生动的心理刻画,也会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真实,为你的作文增光添彩。
  4.时空转换法
  所谓“时空转换法”即跨越时空的限制,突破现实与环境的局限: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让时光倒流或“预支”;让天地浓缩或扩展……
  5.角色错位法
  人生是个大舞台,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场合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如果改换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让他变成与原来完全相反的另外一个人,即角色错位,那么就可以导演出一幕幕新的人间悲喜剧,演绎出一个个新的“天方夜谭”。
  二、放飞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让记叙文“风景绚烂”多厚重
  想象和联想在写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记叙性、抒情性的文章常借助联想和想象来展开故事、抒发情感。我们现在有一些学生写记叙文存在内容上单薄欠厚重,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联想的缺失。没有了想象和联想,作文的思路必然受到局限。反过来,如果充分地运用想象和联想,我们就会有开阔的写作视野,思路就会得到延伸和拓展,生活就会真正成为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库。这样,我们才会有可能另辟蹊径,让文章变得丰满、厚实、有味,从而将读者带入一个引人入胜的洞天,记叙文也就“风景绚烂”多厚重了。
  那么,在记叙文写作中如何运用想象和联想呢?
  首先,从大与小两个角度来联想。所谓大,就是说从社会、国家、人类等大的方面来联想;所谓小,就是说从个人、身边的方面来进行联想。
  其次,从正与反两个角度来联想。这要求我们看到题目,就要联想到与之相近、相似的一些事件,或者是联想到与之相反、相对的一些事件。
  最后,从因与果两个角度来联想。看到一个题目,我们来分析一下它产生的原因,或者探讨一下它可能会发生的结果。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古与今、中与外等角度来思考。
  三、体验想象和联想的功效,让记叙文“汪洋恣肆”添兴味
  诗人这样说,如果你会想象和联想,那么,生命就是青山、绿水,就是山野春色里最美丽的青鸟。触目即是碧水,挥手即是明月,转身即是空山……
  文学家这样说,如果你会想象和联想,那么,生命意识就是李商隐的红烛,是李白的愁心明月,是宋词里的繁花流水,是落叶菩提,是一粒古典世界的种子,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智慧,是特里萨修女的微笑,是非洲草原的帐篷,是圣地雪山的蓝色苍穹,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是莫扎特的协奏曲,是塞尚的色彩,是卢梭的爱弥儿,是歌德的浮士德,是德拉克诺瓦的女神,是川端康成的美丽京都,是尼采的眼泪……生命是悲悯,是漫游,是承担,是宽容,是付出,是苦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是威廉姆·布莱克“心灵是盛开的花朵”的美好,是约瑟夫·海伦对光明的渴望,是古代旅人漫长羁旅中的悠悠骊歌……
  如果说想象和联想让记叙文在材料上让文章变得丰满起来,那么,描写能让记叙文在内容上变得生动起来,使文章富有文采,饶有兴味。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与描写。但在具体写作中,很多同学存在着“重叙述,轻描写”的倾向,由于描写的缺失,文章平淡苍白,主题不突出,形象不鲜明,情景不感人。因此,我们要恰当地运用描写这一手段,把叙述与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我们的记叙文故事清楚,情节饱满,兴味盎然。
  那么,怎样运用描写呢?
  首先要关注人物描写。在塑造人物时,要综合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让人物形象具体、生动,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其次要关注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常具有交代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作者思想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作用。成功的环境描写,往往能造成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要关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对一种特定情节下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细节描写往往会使记叙文更具有真实性与可读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挖掘想象和联想的潜能,让记叙文“扁舟一棹”有灵气
  《考试说明》明确地对写作的发展等级有四个明确的要求,其中一个就是要求语言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底蕴。”事实上,任何一篇高分甚至满分作文都是一个丰富的语言海洋,都是一个怡人心脾的美丽大餐:写人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如见其行;说明时,则不蔓不枝,条理清晰;写景时,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抒情时,则要豪情满怀,以情感人;论理时,条分缕析,鞭辟入里,给人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
  要发挥想象和联想的功能,要让语言富有文采,有张力,达到“妙笔生花,意蕴撩人”的效果,我们觉得可以从“四个一”入手,来进行训练:
  1.用一些形象新鲜的词语
  所谓“形象”,是指语言具有画面感。“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作者心中的形象怎样才能传达给读者呢?靠语言,读者的眼睛接触到文字,文字记载的形象立刻幻化出来。如《药》中的华老拴的“按”,康大叔的“抢”、“扯”、“裹”、“塞”、“抓”、“捏”等动词,这些动词都无比精准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何写出情怀绵长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