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08年第6期 ID: 376409

[ 凡建锋 文选 ]   

漫画类题型解答技巧

◇ 凡建锋

   漫画这种题型在高考中并不少见。在作文方面,1983年的《挖井》,1996年的《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2007年的全国卷《摔了一跤》,都是要求学生审读漫画立意作文。另外,在语用题当中也经常出现,如2005年湖北卷、天津卷、浙江卷,2006年山东卷、重庆卷、辽宁卷,2007年四川卷都考查了漫画,涉及的题型多为说明漫画内容、归纳漫画寓意或者是给漫画拟标题。为什么这几年会连续考漫画呢?笔者认为这跟漫画特殊的形式有关,命题者之所以青睐它我想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如识图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方面)的考查。笔者认为在今后的试题中漫画题仍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在备考中切不可忽视。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解答此类题目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漫画、漫画有何特征,才能准确地答好此类题目。什么是漫画?历来对漫画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完备系统的陈述,根据一些资料的解释,先罗列如下:
   (1)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丰子恺《漫画的描法》,1943年开明书店出版)
   (2)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它是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一种工具。(《辞海》艺术分册,198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3)简单而夸大事物特征的绘画,多含有讽刺的意义。(《新华字典》1979年修订重排本,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4)以简练的手法直接表露事物本质、特征的绘画。它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习惯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和形式。有较强的讽刺、歌颂、抒情、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并善于表达作者对世事人情的看法,尤以讽刺与幽默见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1991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5)以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综合这些可归纳为:漫画就是一种由画家采用简笔或白描的形式,从政治事件或生活现象中选材,以夸张、比喻、象征、联想、想象等艺术手法所表现出来的寄寓画家某种特定的思想内涵的特殊绘画,常以讽刺批判某类社会现象为主。其中漫画的艺术手法、对社会现象的讽刺批判性、寄寓画家特定的思想内涵为其主要特点,只要理解了这些,我们解答漫画题目就比较简单了。
   下面,笔者结合高考题目来谈谈高考此类题目的解答方法和技巧:
   一、审图
   审图时要求我们全面细致地看清漫画画面的内容,由于漫画家常常采用简笔或白描的方式来构图,所以漫画的用笔显得非常简练,审图时要求我们关注到一笔一画。漫画的思想内涵就是通过作者这一笔一画表现出来的。同时还要关注漫画图案的大小、多少,用笔的繁简等细节,大、多和繁往往说明画家的重心、中心在这里,这对考生组织表述很重要。
   二、析图
   析图就是在审图的基础上对图画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漫画中的图案、线条,通过这些来比较、分析,理清图案中的人或物的关系。
   三、表述
   结合审图和析图所得的信息来组织表述就可得出答案。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拟标题和概括寓意要注意形式:拟写标题往往是在归纳出漫画寓意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拟好标题得先归纳出漫画的寓意,而漫画的标题通常采用“褒词贬义”这一形式。对于漫画的寓意归纳,则往往采用“讽刺了或批判了……的社会现象”这一格式。组织表述时往往采用“取主舍次”的原则,即归纳主要舍去次要的方法。
   例1:仔细阅读下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2005年高考湖北卷)
  
   1. 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2. 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解答步骤:
   (一)审图:漫画中有三棵树,一大两小,大树居在画面的正中间,从画面来看大树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大树下有两棵小树,枝叶也比较繁茂,左边一棵小树正直立着往上长,距离大树的枝叶还有段距离,而右边这棵小树已经超过了大树最下端的枝叶高度,已经弯了腰正向一旁歪出。
   (二)析图:理清关系,三棵树形状相似,一大两小,而且距离很近,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为父子或母子关系。联系两棵小树都在大树葱茏茂密的枝叶覆盖下,可以看出这是为了给小树遮阴避雨,想让小树快快成长的缘故,而事实上小树长到一定的高度则被大树的枝叶所阻碍,不能继续向上生长,才弯腰向旁斜出。根据画家构图时所采用的主次、大小、多少、简繁等特点我们可得知画家的重心在大树上,发挥联想,我们可以知道大树象征了社会上的某类父母,小树象征子女等信息。再根据“取主舍次”的原则,由此我们联系社会现实就可联想到父母(长辈)对子女过度的爱阻碍了子女的成长(发展)。答题时就不会把重心放到“小树”或子女上,拟出“成长”一类的题目。
   (三)组织表述:寓意——这则漫画讽刺了当今社会父母(长辈)对子女过度溺爱,阻碍了子女(成长)发展的社会现象。标题可拟为:“关爱”、“爱”、“关怀”、“关心”等(褒词贬义)。当然,标题拟为:“溺爱”、“有时,爱也是害”、“沉重的爱”、“扭曲的爱”、 “溺爱之下难成材”也可以,但总感受没有前几个题目好。原因是褒词贬用可增强漫画的讽刺性和批判性。
   例2. 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不超过16个字)(2005年高考浙江卷)
  
   解题步骤:
   (一)审图:图的主体部分是一个艺术字“毒”,“毒”中间部分是一个空心的深不见底的洞。“毒”字的上面站着一个人,正在向洞底好奇地窥测,身体已经倾斜,仿佛就要掉进去一样,头顶清楚地写着“吸一次试试看”。 “毒”字的下方有个出口,中间有两条表示动感的线,下面画着一个骷髅形状的图形和两根骨头。
   (二)析图:理清关系,一上一下,“人”和“骷髅”通过一个 “毒”字中间黑乎乎的管道联系在了一起,加上画面左上方提示的字“吸一次试试看”,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人们吸毒的过程,开始是好奇,接着是掉入毒坑,最后彻底毁灭。
   (三)组织表述:题干要求拟写公益广告,表达时还要关注公益广告的特点。从画家所蕴涵的思想来看,是想告诫人们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当然我们还可以表述为“一次吸毒,万劫不复”、“不要陷入吸毒的陷阱”、“毒品是生命的陷阱,请勿尝试”。
   例3. 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大扫除》写一段文字。
  
   要求:(l)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2)点明漫画寓意。(3) 40~60 字。
   解题步骤:
   (一)审图:画面上清楚地画着三个人,根据文字介绍得知三人是同学关系,其中站在右边的是班长,他戴着一副眼镜,双手插在裤兜里,胸前系着红领巾,很威严地站在一旁。画面的中间站着一个一手拿扫把一手在擦汗的男少先队员,扫帚的前边已经堆了满满的一堆垃圾,从他头上的蒸汽和两边的汗滴可看出此时烈日当空,这位同学已经挥汗如雨了。另外左边还有一个同样挥汗如雨的女同学在用簸箕铲垃圾。如果再仔细点还会发现班长的脚下还有两片树叶,可近在咫尺的班长却装着没看到,把目光一直对着两个已经大汗淋漓的同学,似乎在催促他们快点打扫干净。
   (二)析图:理清关系,三人为小学同学,身份地位应当一致,没有什么差别,打扫卫生也应该一起,可作为班长的这位同学不仅没有起到班干部应有的带头作用,反而站在一旁袖手旁观,熟视无睹。这一现象很是反常。
   (三)组织表述:漫画讽刺了当今成人的一些官僚思想已经深入到了幼小的儿童当中,正在腐蚀他们纯洁心灵的社会现象。如果仅仅表述为“班干部不以身作则的现象”,我想这并非漫画家的初衷。至于画面内容的说明我想从前面的(一)(二)中稍加概括就可得出。
   综上所述,我们要解答好漫画题就一定要认真完成好以上三个步骤。现附解题歌诀几句:漫画无冗笔,笔笔需注意。关系须清理,取主舍其次。内容用说明,寓意讽社会,标题褒化贬,一切自容易!
  

漫画类题型解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