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标点符号的用意,可在节奏的变化、意义的表达、情感的抒发等方面对文章学得更透。这是教好、学好语文的基本功,而此点在教学中往往会被忽视。教材中凡涉及到的标点,惟破折号最难理解,也最难把握。笔者就其妙用,试例谈一二。
一、表解释说明
1.表解释注明
(1)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例(1)中的破折号表示对并不存在的“东西”的解释、注明,极具讽刺意味。
2.表进一步解释修饰
(2)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王家新《在山的那边》)
此处破折号后的解释说明表示对原词语的修饰,使“海之喧腾”具象化,“我”对海的“想望”更强烈。
3.表夹注
(3)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鲁迅《故乡》)
例(3)的破折号连用,表夹注说明作品中的“我”不但小时候而且成年后仍“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从而衬托出闰土自然知识的丰富。
注:此处破折号的作用相当于括号,但不同于括号。括号表注释是附带性的文字,少了它,并不影响语句的意思,阅读时不必读出;破折号表夹注的内容属于正文的一部分,不可少,否则,语意不能充分表达,阅读时应与正文一块读出。
4.用在文章的副标题前表示注释、补充说明正标题
(4)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郑愁予《雨说》)
5.剧本里的破折号表对人物的介绍。
(5)杨长雄—— 抗战期间,跟着学校迁移,上千的流离颠沛的大学学生之一。年二十左右,能言善辩,见义勇为,有年轻人爱管闲事之美德。(丁西林《三块钱国币》)
二、表说话对象的更换、话题的转换(语意的转换)或意思的转折
1.表说话对象的更换
(6)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高尔基《海燕》)
例(6)破折号表示说话对象的更换,先是海燕“它叫喊着”,后角色转换为乌云,“乌云听出了欢乐”。
2.表意思的转折
(7)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高尔基《海燕》)
例(7),由对海鸭的描写转换到对海鸭的评论,同时也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3.表话题的转变
(8) “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鲁迅《风波》)
此处破折号表示说话时话题的转变,新话题与旧话题之间用破折号,以免阅读文本时产生理解错误。“好香的干菜”算是赵七爷对七斤及七斤嫂打的招呼,“听到了风声了么?”是“皇帝坐了龙庭”这个话题的转移——“留
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使七斤们“心坎里突突地发起跳来”。
三、表引起下文或总结上文
(9)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王家新《在山的那边》)
例(9)的破折号表引起下文,表示作者痴想的对象是山外的世界,神往于山外世界到了痴迷的地步。
(10)谁知他正色道——
“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周国平《人生寓言》)
例(10)中的破折号表示引起下文以突出说话的内容。
(11)一堆堆乌云,……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
此处破折号表示总结上文。
四、表声音、语音或状态的持续、延长或停顿、中断
1.表声音的延长
(12)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鲁迅《药》)
2.表语音的延长
(13) 小栓也吃完饭,他的母亲慌忙说:“小栓——你坐着,不要到这里来。”(鲁迅《药》)
例(13)中的破折号表语音的延长,使语气带有央求味,表现华大妈小心谨慎和疼爱儿子的复杂心境。
3.表状态的持续
(14) 高桂英(唱。后台合唱似山中回音)率轻骑去把潼关闯,梅花雪里马蹄忙。【众亮相,舞旗】——幕落( 程云《闯王旗》)
此处破折号表示舞台上的人物造型及场景的时间一直延续到闭幕。
4.表语音被打断
(15)“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此处破折号表示“我”的话语被打断,孩子们对“我”的软弱不屑一顾和嘲笑。
5.表语音的停顿
(16)“这好极!他,——怎样?……”“他?……他境况也很不如意……”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
(“我”)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鲁迅《故乡》)
此例中的破折号皆表停顿。 前者表示“我”说起闰土的近况时有疑虑而暂时中断;后者表示“我”见到闰土时,心里的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但一时语塞,竟不知从何说起。
6.歇后语中的破折号也表示停顿
(17)芝麻开花——节节高。小巷子赶猪——直来直去。
先说出前半句,然后停下来,给读者或听众留一点思考的余地,最后再说出实际意思,起到诙谐、幽默的修辞效果。
五、表递进关系
(18)……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高尔基《海燕》)
此处的破折号强调了“遮不住”,加强了语势,使感情递进到高潮。
(19)看吧,……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高尔基《海燕》)
此处破折号表跃进关系,海燕这个暴风雨的精灵由“叫喊”到“大笑”,进而到“号叫”。
六、表插说的内容前用破折号
(20)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甚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定恰当呀,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此处的破折号表明后面的内容是插说,说明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愿在朝鲜奋勇杀敌,戴着军功章回家,是最可爱的人。
七、在引语后注明出处或落款
(2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破折号的用法还有其他,如“表示分项列举”、“表示对话中说话人的转换”等。中学课本里未涉及到,就不在此赘述了。
(作者单位:邢台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