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08年第9期 ID: 360614

[ 胡国俊 文选 ]   

祥林嫂姓“卫”吗?

◇ 胡国俊

  在教学《祝福》的过程中,当论及小说的悲剧主人公祥林嫂的姓氏时,有许多同学认为祥林嫂姓“卫”,理由是小说里曾写道:“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因此许多同学认为祥林嫂该姓“卫”。
  那祥林嫂真的姓“卫”吗?我看未必,理由有二。
  其一,祥林嫂未必是卫家山人。因为卫家山该是祥林嫂的夫家,即卫家山是祥林嫂的丈夫祥林的家乡,祥林该是叫卫祥林,而祥林嫂未必就姓卫。况且在封建社会就有同姓不通婚的习俗,因此祥林嫂不会姓卫,她也不会是卫家山人。那祥林嫂究竟是哪里人呢?没有谁知道。
  其二,小说里在祥林嫂初到鲁镇后曾这样写道:“他(卫祥林)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祥林嫂)小十岁。”在祥林嫂被抓回去时,小说又写道:“大家正已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事,卫老婆子忽而带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进来了,说那是祥林嫂的婆婆。”而此时我们通过阅读小说可以知道,祥林嫂是一位“年纪大约二十六七”的女人。我们从小说中对祥林、祥林的母亲、祥林嫂的年龄介绍情况来分析,完全有理由怀疑祥林嫂很可能是一个童养媳,因为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谁也无法知道祥林嫂究竟是哪里人,而且卫老婆子就曾经这样对四婶介绍过祥林嫂的婆婆:“她的婆婆倒是精明强干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将她嫁到里山去。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只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吓,你看,这多么好打算?……”所以凭祥林母亲这么精明强干的女人,她完全有可能为自己的儿子祥林找一个童养媳,既省钱又省心。因此,如果祥林嫂真的是一个童养媳,再加上谁也不知道她是哪里人,那她的姓和名就更让人无从知道了。
  由以上两点可知,祥林嫂未必姓卫,她是一位受侮辱、受迫害而又无名无姓的旧中国悲惨的农村妇女。尽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悲剧性人物,甚至祥林嫂作为一个人,尤其是身为一个在当时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仍然桎梏着广大人民,封建礼教残酷摧残着劳动妇女的社会背景下的女人,她的悲剧从她一出生就已注定,她是卑微得连最基本的人权、最基本的人格尊严——姓名都没有,她有的永远只是一个称呼——祥林嫂,甚至在她被迫嫁给贺老六,而贺老六因伤寒去世后,人们还是叫她“祥林嫂”,甚或没能称其为“老六嫂”,这也可见出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摧残,女人只能“从一而终”,祥林嫂永远只能是“祥林嫂”,而不会有姓和名。
  因此,祥林嫂未必姓卫,谁也无法知道她姓什么。在当时社会大家只会叫她“祥林嫂”,而不会问她姓什么。这更加重了祥林嫂故事的悲剧性,这也正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匠心独运之处,让读者从对一个人物的称呼中就知其命运。
  (作者单位:东阳市南马高级中学)

祥林嫂姓“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