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所选的《离骚》,有一个难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书下的注释是:“(因为)我的芳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所以)惟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这个注释有如下的毛病:
一是注释一读就知道是一个病句,因为“唯”字具有转折作用,上下文却不具备转折关系。二是强加一个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我认为,把“泽”字解释为“泽漆(一种毒草)”,更为合适。因为在《中华大字典》上有一条注释:“泽漆,毒草也。”我觉得这一注释似乎应该是作者的本意。首先,从屈原的作品上看,屈原常喜欢用香草美人喻君子,而以相对的毒草女人喻小人。“芳”即是香草的借代,“芳与泽”中的“泽”解释为某种植物似乎更好一些,而植物只有“泽漆”一种,所以这一解释有来历。其次,把“泽”解释为一种毒草,“唯”字也得到了落实,全句可以翻译为:“我的芳香和毒草杂糅在一起,但是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这样的翻译,与文意更为贯通,而且也不会出现病句。
[作者通联:吉林延吉延边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