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以人物形象为基本构成因素,主题思想是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来的,因而小说教学应注重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了解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即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例如,《祝福》中鲁四老爷那阴冷、破旧的书房,对地狱的迷信、对寡妇的鄙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构成了一幅当时社会风俗画。这便是祥林嫂一步步走向生命尽头的社会环境,正是在落后的封建礼教统治的土地上,才会产生祥林嫂被摧残的悲剧。
二、了解小说描写的情节
情节,即小说描述了什么事情,事情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人物的性格是在故事情节中表现出来又在情节的发展中得到发展。了解小说的情节也就掌握了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为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了依据。例如,《项链》中,首先写玛蒂尔德夫人为参加宴会借项链,接着写丢失项链,再写为赔项链历尽艰辛,最后才知道项链是假的。了解小说曲折而复杂的情节,我们便可以从情节中逐渐看清玛蒂尔德夫人爱慕虚荣,然而,丢失项链后的玛蒂尔德能够勇敢地面对,并没有怨天尤人或推卸责任,而是恪守道义,默默地承受。抛弃了娇气和任性,远离了虚幻的遐想,而成了为明确生活目标而一步步攀登的奋斗女性。在这漫长的10年还债的岁月里,她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和安宁,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心安理得的新体验。10年艰辛挖掘出了玛蒂尔德性格的真本色,磨炼了她全新的人生态度,这时的玛蒂尔德是一个由外在形象美到内在精神美的女性,一个由错位到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变得很美好的很可爱的女性形象。
三、重视分析人物的语言
“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化,因此,人物语言是小说体现人物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指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特别要善于抓住那些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分析。例如,《红楼梦》中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欢喜,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曾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黛玉一一答应。一面熙凤又问人:“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歇歇儿去。”你看,人人都敛声屏气,独王熙凤放诞不拘。脸上的笑纹刚消失,马上又用帕拭泪;贾母风向一变,又忙转悲为喜。话象蜜酿的一样,句句讨贾母和黛玉的欢心。一面不断叫黛玉“只管告诉我”,一面又向奴仆问话派差。这口气和派头,不用介绍,读者就会知道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和权势。短短一段人物语言描写,把王熙凤的倚势、虚伪、逢迎、乖巧、逞能、揽权等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注意分析人物的动作
人物的动作是其性格外在的具体体现。作者描写人物动作都是有所选择的,选择最有意义而又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动作,从人物的动作中发掘人物的性格,尤其注意分析在激烈矛盾冲突中的动作,最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如《药》中对康大叔的描写:“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血馒头是药,不能当馒头卖!价格不贵,不同意降价!’”这一连串的动作:“抢、扯、裹、塞、抓、捏、哼”等,使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粗野、蛮横、贪婪的性格,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五、分析好人物的肖像
人物的肖像就是人物的音容笑貌,体态服饰。肖像描写不仅能反映人物的外形特征,而且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成功的肖像描写,可以说是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例如,《故乡》中少年闰土:“十一二岁,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那时的闰土天真活泼、淳朴可爱。中年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此时的闰土已变得麻木、自卑、形如木偶。闰土外貌的变化显示了他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揭示了广大农民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
六、分析好人物的心理
心理描写是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一种特殊手段,是直接揭露人物心理世界的一种描写方法。分析心理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心理特点和情感的发展变化。例如,《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堂课对小弗朗士严肃而深刻的教育,使他思想受到极大震动,开始觉醒并逐渐成熟起来。其中写了他的一段天真的内心独白:“从此,我再也学不到法文了!只能到此为止了……我这时是多么后悔啊,后悔过去浪费了光阴,后悔自己逃了学去掏鸟窝,到沙亚河上去滑冰!我那几本书,文法书,圣徒传,刚才我还觉得背在书包里那么讨厌,显得那么沉,现在就像老朋友一样,叫我舍不得离开。对哈迈尔先生也是这样,一想到他就要离开这儿,从此再也见不到他了,我就忘记了他以前给我的处罚,忘记了他如何用戒尺打我。”这段心理描写,深刻表现了法国孩子对侵略者强烈的憎恨,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其次,它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
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解释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在阅读中只有全面分析人物形象,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除了具体的人物形象分析,我们还要注意捕捉细节,注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才能发现问题。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是否经得起推敲;其次看细节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上面提到的《故乡》一文的肖像描写和《药》中的语言、动作描写,实际也都是出色的细节描写。 总之,分析人物形象,不能孤立地只讲某方面而不及其余,要把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等描写结合起来分析。人物性格是复杂的,但却总是和谐地统一在一个具体的形象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郭猛中学(22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