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11年第9期 ID: 151730

[ 陆玉芹 文选 ]   

菲利普夫妇和胡屠户的形象分析

◇ 陆玉芹

  内容摘要: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和小说《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虽是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人物形象,但在对待亲人的态度上是极其相似的,即金钱地位是决定亲疏的唯一标准。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社会里,“黄金是这世界的人要顶礼膜拜的唯一力量”。
  关键词:菲利普夫妇 胡屠户 对待亲人 金钱地位 亲疏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塑造了菲利普夫妇这两个人物形象,我国著名作家吴敬梓在小说《范进中举》中塑造了胡屠户这个人物形象。菲利普夫妇和胡屠户虽是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人物形象,但他们在性格上极其相似,即金钱至上。他们的言行举止随着金钱的多寡而千变万化,这充分表现在他们对自己亲人的态度变化上。
  一.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
  当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还大大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那一部分时,菲利普夫妇便认定于勒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后来把于勒打发到美洲去碰运气。但是,当得知于勒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赚了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菲利普的损失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一下子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在他们眼中“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当他们从一位船长那里得知“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而且于勒又写信给他们说:“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这时,菲利普夫妇更是欣喜若狂,把于勒的信当成了福音书。认为于勒是个“好心的人”、“有办法的人”,而且菲利普天天盼着于勒回来,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而且,菲利普夫妇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出现在回家的船上,挥着手帕喊道:“喂!菲利普!”
  然而,菲利普夫妇真的很想念自己的弟弟于勒吗?不是,他们那种急于见到弟弟于勒的情感没能持续多久。当他们在一次出外旅游的船上偶然遇见“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于勒时,他们那种急于见到于勒的情感一落千丈。于勒在他们的眼里又成了“贼”、“流氓”。于勒一下子由“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人”、“有办法的人”变成了“贼”、“流氓”。因此菲利普夫妇由急切盼望见到于勒变成为急于躲开于勒,我们不难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感情变化取决于于勒的贫富变化。小说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言谈,形象地刻画了菲利普夫妇的内心活动,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二.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变化
  在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眼中的范进是个“现世宝”、“穷光蛋”、“烂忠厚无用的人”。当范进去向胡屠户借参加乡试的盘费时,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还说:“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一顿杂七夹八,骂得范进摸不着头脑。当范进瞒了丈人参加完乡试回家后,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又被胡屠户“骂了一顿”。这时,胡屠户根本不把范进放在眼里,“横披衣服”、“腆着肚子”,想骂就骂,想啐就啐。
  在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他得知范进中举后,马上来贺喜,而且“后面跟着一个烧汤的二汉,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上次胡屠户“手里只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而这次不仅拿来“七八斤肉”、“四五千钱”,而且还带了一个“烧汤的二汉”。不只如此,胡屠户对范进的评价也与以前截然相反:称范进为“贤婿老爷”,还说:“有我达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范进在胡屠户的眼里一下子高大起来,由一个“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尖嘴猴腮”、“癞虾蟆”变成了一个“才学又高,品貌又好”的“贤婿老爷”。而且,在范进清醒后回家的路上,胡屠户跟在范进后面,“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至此,胡屠户那种前倨后恭的丑态暴露无遗。由“骂”“啐”范进变为夸、怕范进。胡屠户前后不一的言行态度,他的小市民的贪婪、虚伪、狡诈,被作者刻画得惟妙惟肖。作者正是通过对胡屠户前倨后恭态度的鲜明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
  通过上述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和胡屠户在对待亲人的态度上是极其相似的,即金钱地位是决定亲疏的唯一标准。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社会里,“黄金是这世界的人要顶礼膜拜的唯一力量”(巴尔扎克《幻灭》)。
  
  陆玉芹,江苏省新沂市第六中学教师。

菲利普夫妇和胡屠户的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