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一向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吕叔湘先生曾说:“10多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①甚至有人还说:“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尽管措辞偏激,细想似乎也有点道理。于是,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功底,便成了全体语文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那么,何谓“大语文”观?笔者作如下阐释。
一、手捧“大教材”
诚然,语文教材是学习语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然而我们发现,仅以语文课本为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它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与阅读要求,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的需要。针对语文课本阅读量有限,知识与能力训练不足的弊端,应大力倡导“大教材”观。
“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报刊中学,从影视中学,让学生的生活和知识丰富起来。“大教材”可以是报刊,可以是大小部头的小说,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不朽篇章,也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精品雅文。笔者在所教班级建立“班级图书角”,有几十上百册书不等。这些书,有学生捐的,有我个人收藏的,有学生集资从书店和旧书摊上购得的。书不嫌其旧,无破损缺页,有利于阅读就来者不拒。这样一来,学生阅读的兴趣倍增,知识面开阔了,课余生活充实了。阅读量大了,语文水平也随之提高。
当然,提倡“大教材”观,并非贬低和排斥课本。我们应该处理好其间的关系。笔者主张以课本为主导,围绕课本有选择地进行。
吕叔湘先生认为中学生每天至少要读5000字;美国纽约州规定学生每年要读25本书。没有广泛的阅读,语文能力便无从谈起。语文教学应从课本出发,借助课外阅读之舟,引导学生通向浩瀚的语言文学之海。
二、置身“大课堂”
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语文教师除了把握好课堂45分钟之外,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个大课堂中。
现在,许多语文教师主张“跳出课堂教语文”,想方设法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使学生在“用语文”中“学语文”。课内与课外是语文能力起飞的“双翼”,它们相辅相成,无主次之分。
在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阵地”。目前,有许多学校相当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将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头戏来抓。例如办墙报,成立文学社,出校刊,建立校园广播站(电视台),举行读书比赛,成立演讲、朗诵协会等。语文活动天地广阔,可大有作为。回到家中,可以在家长的配合下进行。记得前些年,《语文学习》杂志社曾成功举办过一次活动,主题是“今天我当家”。这次活动就是“家庭生活与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佳作层出不穷。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社会生活已不再局限于“上学路上、回家路上”了,更多的是学生自主成为社会角色中的一员。此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如参观访问、游历探险、街谈巷议等。这些对于他们的人生第一步乃至一辈子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45分钟,不应局限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应大胆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作业堆,奔向图书馆,奔向大自然,奔向广阔天地,体味多彩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
三、胸怀“大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谓“大教法”观,就是要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惯性的课堂结构,少来些某某主义、某某“性”,多一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处理。顾之川认为:“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情况。” ② 一是教师讲得太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二是教师对课文分析太多,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太少;三是课内课外做作业的时间多,用于课外阅读、写作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的确在教法上存在不少问题。往往上起课来,讲多练少,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有时不讲倒明白,越讲越糊涂。分析课文时,将文章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满堂提问,追求表面热闹,本末倒置,没有学生的领会和感悟。
目前,有一些观点之争颇为激烈。例如,有人对提问法津津乐道,有人却不遗余力地批判。其实,要曲径通幽的不妨多些提问,深奥难懂的不妨多些讲解。有些教师认为每堂课必须将一半时间交给学生训练,教师少讲甚至不讲。笔者认为未必如此。文质兼美的可以以诵读为主,情节复杂的可以以讨论为主,哲理深邃的可以以感悟为主,知识小品可以以圈点概括为主。切不可一概而论。
语文教学贵在“于无法之中取法”。笔者赞同“授之以渔”的观点。往往旧的知识在脑海中尚未立住脚跟,新的知识已铺天盖地涌来,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是解决语文教学的关键。正如叶圣陶所言:“‘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③
注释:
①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见《语文教育论文选》,开明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页。
②顾之川《中小学语文教育讨论综述》,见《语文论稿》,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③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52页。
(作者单位:余江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