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被称为语言艺术的花朵,它不但有助于描写和议论抒情,而且可以使文章语言灵动,文采飞扬。著名作家秦牧说:“精彩的比喻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发生神奇的变化。”
一、题目善用比喻,增添情趣
古人云:“题好一半文。”作文题目如果恰当运用比喻,能增添情趣,从而使文章熠熠生辉。
如一位考生拟题“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比喻老师的关爱,生动新颖,若换成“热情帮助”,就索然无味。再如有的学生拟题“家,最温馨的港湾”、“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诚信是金”、“生如夏花”等,一看题目,就使人兴趣盎然。
二、开篇善用比喻,活泼亮丽
人们常把精彩的开头称为“凤头”,而打造“凤头”,常常离不开比喻。
例1:太阳公公驾着“彩云快车”回家了,周围一片死寂。终于,最后的一丝光线也告别人间。夜,如同一口黑锅笼罩着大地,天地间空气凝固了。没有了光,没有了热。此刻,正烦恼的我想起了妈妈。——《爱在心灵深处》
例2: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的奉献》
例1巧用比喻写环境——“夜,如同一口黑锅笼罩着大地”,烘托了此刻“我”的烦恼心情。语言生动活泼。例2作者将人类的爱心比喻成“冬日的阳光”、“沙漠里的泉水”、“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形象地诠释了“爱心”的内涵,给人十分温馨的感觉。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三、文中善用比喻,极具魅力
写作中,有些内容本身较为简单,如果由于题意或中心的需要必须详细地写,往往需要借用一些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
例1:那音乐撞击着我的身体,流入我的血液,钻进我的灵魂。那就是从头顶上传来的萨克斯乐《回家》……音乐在原野中升起,随着金色的风在蓝天白云间流荡。它轻柔——如母亲的手轻抚着我;它缥缈——如母亲飘动的长发;它曲折——如父亲爬满希望的额头;它悠长——如父母永不流逝的爱。我自然地想起了父亲、母亲,想起了家……
——《音乐让我陶醉》
例2:我欣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然,读他的诗,仿佛饮一杯淡酒,余味悠长;我偏爱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快清朗,诵他的诗,恰似品一杯红酒,意深情浓;我也喜爱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特思绪,背他的诗,好比干一壶白干,激情飞跃。——《我的古诗情结》
例1的描写灵活地将比喻和排比、通感等修辞结合起来,不仅把无形的音乐写出了形象,也传神地反映了流浪的“我”在音乐感召下思家的情绪。语言清丽感人,极具魅力。例2抓住“古诗”这一对象间接抒情,不仅自然引入相关诗词,还贴切地将诗词喻为“淡酒”、“红酒”、“白干”,收到了情深意浓、文才斐然的效果。
四、结尾善用比喻,优美含蓄
俗话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作文要想把“口”收好,同样可借助比喻。一位考生在《亲情无价》中这样结尾:
至纯至美的亲情,正如一湖春水,风吹起点点涟漪,只有心能感受之无微不至,感受那份来自湖心的荡漾。
这段抒情性文字,将亲情的体验——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语言如此优美含蓄,当然得益于比喻。
(作者单位:乐亭县新戴河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