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上册选入了《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注释中有几处值得商榷,现列举出来,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心凝形释
“心凝形释”注释为:思虑停止了,形体消解了。形容超然忘我的一种感觉。心,指精神,思虑。凝,凝聚,专一。这句话的翻译晦涩难懂,让学生不知所云。《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凝”字有“专注,凝聚”的解释,课文中的解释应来源于此。但是,我们看句子的翻译“思虑停止了”,那么,“凝”为“停止”还是“专注,凝聚”呢?“凝”有没有“停止”的意思呢?我们看江淹(南朝)《别赋》:“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这里“凝”可理解为“停止,静止”。笔者以为“心凝形释”中的“凝”和这个“凝”的用法一样,这里可翻译为“平静”,即“心凝”是指内心平静。至于“释”,《辞海》中有以下8个义项:①解开。②解释。③消溶,消除。④放下,释放。⑤通“舍”,舍弃,抛弃。⑥浸渍。⑦淘米。⑧中国佛教对释迦牟尼的简称。从课文注释看,这里采用的是义项③的解释,即“消溶,消除”。笔者以为这里选用义项⑤更为合适,即“舍弃,抛弃”。那么,“心凝形释”可翻译为“内心平静,抛弃了形体”。这样于下文的“与万化冥合”(于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结合到一起,就能表现出作者看到西山美景时,忘记了被贬的郁闷,身心与大自然融合为一体。文章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萦青缭白
“萦青缭白”注释为:“萦绕着青山,环流着白水。”萦,萦绕。缭,缭绕。从这句话的注释看,“青”指青山,“白”指白水。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众多的资料中认为“白”指白云。同版本的教学用书中也持同样观点。从上下文来看,作者是站在山顶向远处眺望,看到的应该是白云缭绕的远山,因此笔者以为“白”指白云更为合适。这句话应翻译为“萦绕着青山的是缭绕的白云”,或译为“萦绕着青山,缭绕着白云”。
三、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怪特”注释为“奇异非常”。从这个注释看,“怪”为“奇异”是可以理解的,那么“特”应如何理解呢?我们查一下《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特”有以下10个义项:①公牛。②三岁的兽。③牲一头。④配偶。⑤杰出的,特出的。⑥独。⑦但。⑧全称“特克斯”,中国选用的纺织纤维及纱线纤度的法定单位。⑨始。⑩“特斯拉”的简称。纵观这10个义项,很显然义项⑤的注释“杰出的,特出的”较为合适。例如,《诗经·秦风·黄鸟》:“维此奄息,百夫之特。”“特”即为此意。“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中的“特”用法与之相同。而且,从下文看,是写西山的高峻,写西山的与众不同,写西山的“特立”。因此,“怪特”应注释为“奇异杰出”。
(作者单位:灵寿县狗台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