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同,是为了相爱
黑人计程车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小孩问:“为什么司机伯伯的肤色和我们不同?”
母亲答:“上帝怕世上只有一种颜色太单调,所以创造了不同肤色的人,让世界缤纷,让大家能够相爱。”到了目的地,计程车司机坚决不收车费。他说:“我小时候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母亲说我们是黑人,天生注定比别人低一等。若当时母亲像你一样说出爱的话语,我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我不收你的钱,希望你能时时告诉别人,不同,是为了相爱。”
接受一个人,便能学会一种新的人生态度;接受一件事,便能丰富自己的人生。试着接受不同,所有的不同都是在教我们如何相爱。
请以“接受不同”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二.思路导引
这是一个给材料的命题作文。作为命题作文,应该运用发散性思维充分理解题目的内涵和外延。但对命题作文而言,必须同时考虑材料的作用。所给的材料一般有两个作用,一是对题目作较形象的阐释,二是提示写作的主要方向。本文的写作不能泛泛而谈“接受不同”,与“是为了相爱”辩证地结合才是写作的关键。只有将二者的辩证关系考量充分,才不至于下笔跑题千里。材料后的提示语对题目也作了很好的阐释,写作时可以围绕“试着接受不同,所有的不同都是在教我们如何相爱”这一内涵进行写作。
此题可以写成记叙文,通过写一次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接受不同而使自己深受启迪等。例如,一向孤傲的自己,在学习上因看到别人的长处而博采众长,最终取得更大的进步;一个班级或学校因向其他优秀的班级或学校学习而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一代伟人邓小平因接受一国两制而迎来了港澳的和平回归等等。记叙文写作,值得提醒的是——选材除了考虑要有意义外,行文上要追求有意思和有意蕴。
也可写成议论文,联系古今中外,在旁征博引中展示思想的深广度。例如,可以写中华民族因为接受不同而使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人;某某艺术家在接纳古今中外的不同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也可写黑人领袖林肯、马丁·路德·金、奥巴马等舍弃种族歧视而接受不同,最终成就国家的繁荣富强等等。
无论什么文体或者什么素材,贵在具有时代意义,如此,才能彰显“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写作真谛。
三.示范作文
接受不同
李桑郁
去年,在落英缤纷的四月天,校园里百花争艳,樱花飘忽,牡丹明艳,海棠娇柔,连藤蔓也绽放出花瓣一样的新叶,看得人心旷神怡。
忽然从心底由衷地感慨:世界因不同而多彩,也因接受不同而越发浩瀚深沉。
满月因接受疏星的不同而星月交辉,百花因接受绿叶的不同而红绿相衬,光明因接受黑夜的不同而生生不息,天空因接受飞鸟的不同而广袤无垠……接受不同是一种包容的力量,将世界万物广纳其中,因接受不同而万物峥嵘。
读过《巴黎圣母院》的人都会被其中强烈的美与丑、善与恶的呈现所震撼。美丑之间的不同,注定了它们之间的天壤之别,然而当美与丑共存时,因为接受,因为包容,使得外表丑陋的敲钟人从内心释放出救赎世界的人性光辉,这种力量,摒弃了金钱、权势、地位带来的种种诱惑,真实地灌输进整部作品之中,给人以心灵的洗礼。
在这个世界上,因不同带来的排斥、偏执、驱赶太过触目惊心。上帝创造出各色人种,赋予各种能力,并不是为了让富贵践踏贫穷,让权势驱赶平庸,也不是为了让金钱统治天下,让外表丈量德行……而是为了让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故事如春来百花争艳一般开遍大地。
我真心地喜欢犹太这个种族,当战争到来时,法西斯曾对这个为数不多的族群进行残忍的杀戮和灭绝,仅仅是因为种族上的不同,仅仅是因为犹太人身上流淌着“卑贱”的血液,于是,法西斯便以“高贵”为名堂而皇之地驱逐之。然而,小部分犹太人辗转流落到以色列这个弹丸之地,聪慧而勤劳的他们在这里开辟了新的家园,他们有一个非常感人的传统:在房屋的四个角留下空地,种植专供流浪汉食用的庄稼,让他们随意收割,以度过一个又一个无家可归的冬天。
因不同而造成的结果如此大相径庭,有的人因不同而杀戮,有的人因不同而去接受。然而法西斯因杀戮而灭亡,犹太人因接受而生生不息,安宁富饶。
接受不同,是一种包容、宽恕的雅量,是一种让人抛却哀怨,铭记恩泽的雅量,是一种将人性寄于无私,将德行施以善念的雅量。在如此广阔的天地间,不同并不意味着赶尽杀绝,相反,不同意味着生生不息。
在漫漫征程中,我们接受着别人的不同,也期待着被他人所接受。在接受中,让我们的善良和感恩破土而出,舒枝吐芽,让我们从内心深处绽放出用生命燃烧的礼赞,让接受不同成为我们彼此相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