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2年第1期 ID: 138789

[ 邹晓玲 文选 ]   

异彩纷呈的网络“微”族词

◇ 邹晓玲

  2010年堪称中国的“微博元年”,不管是明星大腕还是平民百姓,都在一股脑地开微博玩微博。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o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微”。微微小,碎片化。随后一场场以“微”字命名的潮流纷至沓来。在政界,有人大代表通过“微民”进行“微博问政”并产生了“微动力”:在文化领域,“微博控”们运用”微博体”,写着“微小说”,看着“微喜剧”,读着“微新闻”;在生活中,彼此相恋的人们则写着“微情书”,享受着“微爱情”。
  笔者通过对大量“微X”词语的调查,发现“微”族词语可以分成两类:
  1.利用微博的特点所从事的与微博相关的事情。例如
  (1)今年找工作流行“微简历”专家:有利也有弊(《长沙晚报》2011年8月22日)
  (2)电影版《将爱》在北京举行了预告片发布会,微情书成了现场一大噱头。男主角李亚鹏的微情书——想到你的样子,我就笑了,还想要些什么呢?幸福还是糖?……(《潇湘晨报》2010年11月27日)
  以上例句中,“微简历”就是鉴于企业通过自己的官方微博发出招聘信息,面临就业的学生们利用微博一次只能回复140个字的短小、精悍的特点所写的一种简历。这种新兴的应聘方式迅速被学生们所认同和接受,请看下面一则颇有意思的“微简历”:
  @fuxcang3837:八零后,近三十,言不多,人踏实,兴趣广,有专长;学软件,作研发。喜钻研、爱学习,入该行,以6年。互联网,兴趣浓,各微博,特关注,玩电商,也向往。近年采.终悟到,找工作,需听好。发微博,觅伯乐,言虽简,意却长。
  例(2)的“微情书”是明星李亚鹏在微博中写给妻子王菲的一封简短情书,其特点是短短几十个字,简短清晰,质朴不做作。
  同类例子还有“微域名”“微博体”“微博110”“微博控”“微博门”“微博问政”“微博议政”“微博游““微博元年”“微革命”“微管”“微民”“微时代”“微世界”“微文化”“微谣言””微爱情”“微动力”
  2.仅仅是借用了“微”的“小、少”的常用义,与微博已经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例如:
  (3)“微旅行”换一种方式玩感觉累了就放空自己(山东论坛2011年8月22日)
  (4)淘米水,先用来洗碗,还用来浇花、冲厕所。记者发现,一股“微环保”风已悄然走进石排市民的生活。(东莞阳光网2011年8月22日)
  (5)在北京中关村地区,午休时上网“偷菜”已经OUT了,利用中午这1个小时,白领们就能在单位附近的医院做个光子美容、激光除皱等微整形。(《中国青年报》2010年3月2日)
  例(3)的“微旅行”,顾名思义就是短期的旅行、随时发生的旅行。旅行者不需要太多的行装,不需要长时间精心计划和刻意安排,拿上背包,随时出发,可以是自驾行,也可以搭乘短途火车或长途汽车,甚至是骑上自行车,任意行走到一个陌生的乡村或城镇,尽情享受专属于自己的空间。有网友将“微旅行”概括为四个“不”:路途不远,周边城市或本市内;时间不长,三天两日均可;目的不甚明确,或为发呆,或为美食,或为体验新开的度假酒店;花费不多。微旅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繁忙的现代人减压的一种方式。例(4)“微环保”,顾名思义是指在不影响原有正常生活的情况下,采取一些小措施,在对环保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使个人生活习惯更健康。例(5)“微整形”就是利用高科技的医疗技术所作的小整形,它不需开刀,没有伤口,恢复期短,可以在周末接受治疗,周一就带着一张更美更年轻的脸庞迎接一个新的开始。
  类似的例子还有“微表情”“微支付”“微交易”“微公益”“微情绪”“微动作””微介质”“微消费”“微投诉”“微喜剧”“微新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构成新词的“微”,意义并未虚化,都还有明显的实在意义。“微”族词反映了当下年轻一代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所拥有的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它充分发扬了先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处世哲学。如当前流行的“微公益”的志愿行动就继承了这种理念,悄悄地为世界传递着温暖。正如《中国青年报》一记者所言:“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点点。这样的微型努力,却能影响和实现着社会的变化和变革。还有诸如此类等等的微型力量拉开了微文化时代到来的序幕。”
  总之,在新词新语层出不穷的网络空间上,每年都会出现大量关于“微X”的新鲜词汇。“微X”类新词语的出现,一方面与当今年轻人追求新奇、彰显个性的心理有关,一方面与网络大环境的自由开放及大众传媒的方便决捷有关。“微”族词以其独特的语义内涵及语用价值为大众所喜爱,并被广泛使用,这一现象不仅丰富了当代汉语的词汇,也给今后词汇的发展提供了可以仿拟和类推的可能。

异彩纷呈的网络“微”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