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偏重于专业课教学的高职高专学校来说,怎样在有限的作文教学课时中,有效的提高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构建行之有效的应用文写作模式是作文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作者在研究高职高专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应用文写作思维模式的主张,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高职高专 写作能力 研究
一、应用文的定义与高职高专学生应用文写作的现状
应用文是指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文体。
在日见信息化的当今社会,经常需要人们做诸如记录、计划、文字说明、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设计说明等类工作。这需要写作者有基本的表达能力。在社会上,有许多似通非通一知半解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学商的,不能草拟合同,写好函电;学政法的,不能起草公文,审批案件等。曾向一些专业课老师了解学生写的实习计划、总结、调查报告以及论文的情况,他们一致反映学生写作时往往直接从网上下载,然后稍加改动,常常出现雷同现象,特别是毕业论文,观点、内容相差无几。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高职高专的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的发展机遇。除了招生规模的扩大外,基本上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高专院校的格局,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给高职高专教育带来的除了光明的前景外,更多的是残酷的挑战:如果不能整体提高教育水平,势必会被社会淘汰。在此背景下,去研究如何构建高职高专学生的应用文写作的方式方法,对于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教育事业效益,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在教学中构建应用文写作思维模式
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认知活动。现代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同样,作文教学要获得成功,必须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让他们的脑袋经常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判断、推理;无论是绘景、状物,还是写人记事,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思维。但我们目前应用文写作训练中的一个盲点是:注重文字生成的结果而轻文字生成前后启动阶段的训练,传统的写作能力培养观点,注重加强写作基本能力的训练,特别是以常用文为序设计写作能力训练。在目前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尽管有的教师己经意识到传统及习惯的做法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由于相关写作教学理论对高职高专写作教学领域缺乏有效的介入,高职高专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不得不沿着老路前行,这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有鉴于此,作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转变高职高专学生目前的写作状况,首要是观念的转变。
1 从对静态“文本”的分解式研究转为对写作行为过程的动态把握,,
在传统的写作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字词一句子一段落的分析与研究,更像是师生共同在做一场“文字游戏”,局限在一种呆板的、单向的、静态的方式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要把一种静态的方式转变为对写作行为的一种动态把握。使“写作活动不是在静止的平面上进行,而是在开放的、运动的、主体的系统中进行。”对写作行为过程的动态分析,要关注写作主体的写作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再创造,植根于思想之中,并从中发展壮大。因此,想要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必须首先拓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独地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
2 从思维培养的角度进行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的教学。
现代写作教学的应用能力标准是学生乐写、善写、写快、写新,而不是囿于学校、闭门造车。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掌握一些写作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且应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写作思维的训练。但我们所采用的训练策略必须符合高职高专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进行训练,否则,一切只能是纸上谈兵。
比如我上的一节应用文写作课,就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针对近来社会上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给出材料,可用谈话法、讲述法、直观法、组合表演法等任意形式,从多角度给学生以启示,引发多个话题,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阐发自己的观点,教师临场发挥并客串点评,把讨论引向深入,但不做出总结性发言,允许存异。由学生自拟题目作文,当场完成。批阅作文时发现发散思维的运用使学生作文的说理性、思辨性有了长足提高,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3 明确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思维中的角色和任务,提高教学者的“专业素质”。
在高职高专学校中,写作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费力不讨好。单纯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写作能力的层次性和异质性特征,学生的写作实践应该是多样的、丰富的。但许多学生因害怕、畏惧写作而越来越远离写作。而针对高职高专生的写作教学更是如此,从教材的选择到教学课时的安排没有体现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特性与职业特性,教学沿袭的仍然是由形象到抽象的机械发展顺序,而大学生的思维情况是此时两种思维能力都有了极大的发展,这种训练方式对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培育而言,效果不太明显。同时这种任务式的写作教学也不利于高职高专生写作思维能力的生成。因此,从发展高职高专生思维能力的角度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就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3.1提高教学者的自身业务素质,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
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不强,理论指导讲解高明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如果写作教师能以自己公开发表的成果给学生做示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一种包容开放的意识来对待应用写作,大胆根据专业需要、文体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也可随时根据学生反应来改革教学方法,还可根据时代的变迁或时代的敏感话题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此外,需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感,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始终作为写作的主体,其思维始终贯穿于整个写作的过程,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 突出学生“写”的意识,
教师在备课中,授课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须以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突出学生“写”的意识。对应用文写作而言,“写”是手段,“用”是目的;对教学而言,“写”是为了使学生真正做到“用”。
5 改革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教授各行各业都普遍使用的文体,如行政和科研文体外,还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性教授针对性强的应用文体。医科类学生学习病历和处方的写法,财经类学生学习外贸函电和审计报告的写法,等等。
加强实践性教学。在学习如何草拟合同时,除了教授合同的格式、条款和要注意的问题外,还可以拿出一份学校正在执行的正式合同进行讲解,既直观又明了,还能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今社会已进入越来越重视能力的时代,人力资本的开发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已转变为以能力导向的发展趋势。认真分析学生应用文水平低下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去提高,是学校和社会的重点,更是语言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参考文献:
[1]叶至善 等叶圣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2]杨晓萍 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徐素芬 职高生写作思维能力研究及培养策略[D],2006
[4]徐军 浅谈高职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