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提到:“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对“发现学习”的研究,而语文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开始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和建构。因此,有学者结合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特点,开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尝试一种新的方式——“体验式”学习法,该法意在使学习的过程转变成一种创造性运用语言的体验过程,那么,何为“体验式”学习呢?
一、体验式学习的概念
“体验式学习”的理念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它的核心问题类似野外求生的自我感受。随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进行跨世纪教育改革,强调受教育者通过行为实践和内心体验来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国于1999年正式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以接受式学习为中心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体验”是指教师以课堂为舞台、以任何可用感官接触的媒质为道具、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获得直观的情感体验。“语文体验式学习”是一种通过实践或亲身经历而使学习者获得个体经验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它具有情境性、自主性和亲历性。在这样一种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传授者,而是要努力为学生的体验做好准备工作。“体验式”学习在语文上的本质特点是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对生活的内省与感悟体验以及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体验。那么“体验式”学习的类型有哪些呢?通过亲身实践和观摩语文同仁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在此大致将“体验式”学习分为以下四种。
二、体验式学习的操作类型
1 构图式体验
“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参与,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学要求出发,用形象直观的图示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意义。
教师在教授《马踏飞燕》一文时,让学生构思一匹静止不动的骏马。当然,诸如此类的作品还有很多。由此可见,教师对教材的充分挖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既有模仿、又有创造。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不仅能学会独立思考,其创新能力也能得到培养。
2 角色式体验
我们的教育倡导“寓教于乐”,但这一点一直是教育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试图攻克的难题之一。“体验式学习”中的“乐”并非教师单方面制造乐趣,而是引导学生主动体会蕴含在课堂当中的乐趣。学生于快乐中获得体验,学会新知,这才是寓教于“乐”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追求。
如《詹天佑》一文中,我首先准备了一盆沙子、几支铅笔,由“沙山”充当居庸关和八达岭,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从开凿居庸关到“人”字形线路建成,我都由他们根据课文内容一一扮演“小工程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亲自动手完成。同时,学生还将火车在“人”字形铁路的行进过程进行演示和讲解。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此段课文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3 模拟式体验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情境化学习,语文教师需要综合情感、诗意等方面的言语交流,让学生被置于各种虚拟的或真实的语言情境之中,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带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因此,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进行基于动作的课文表演,能使他们更直接的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激发创造意识。
笔者在进行《挑山工》一文的教学时,为使学生体会挑山工上山负重的不易以及明白折尺形线路能减小坡度这一原理,我让学生身挑“重物”(能承受范围内)利用学校楼梯进行表演,学生在行进过程中为避免楼梯碰撞而几次换肩,不仅亲身体验到了挑山工的艰辛不易,也明白了折尺形线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此外,教授《送拐》一文时,我决定让学生亲身来体验一次“送拐”的过程。学生们利用简单的工具以及并不十分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将等车时的焦急,被人误以为是“残疾人”而屡受帮助时的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就在一笑一演中,短文中“我”的思情感情得到了最真实的演绎,在轻松的表演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当然,教师在实施情境化教学理念时应该对其保持一种发展的眼光和态度,不能只是让学生表演一些背得烂熟的情景对话小品,教师需谨记:模拟是为了更好地创造。
4 调查式体验
语文是小世界,世界是大语文。教师需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指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深入生活,充分利用各种语文资源感悟语文、学习语文、体会语文。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文字的体现,更是人为情感的展现。
教师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时,为让学生对地球知识、环保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我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组织学生到水利局调查家乡水资源,到气象站了解大气情况,到林业部门了解森林资源等等。在调查访问中,学生们被一个个令人惊愕的数字震住,通过这样的实地考察和现场工作人员的讲解,他们所获得的就不仅是课本中的几行字几句话了,而是更为直接的体验:如“保护环境,共建和谐家园”、“地球是我家,人人爱护她”“让我们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地球吧”……紧随这些活动,我又适时组织了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中队活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体验式学习,旨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将“体验?学?教”变为一个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圈。在体验中学,在学中体验,用亲身的体验把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把学习和社会联系起来。与此同时,结合学习的本原和效果,“体验式学习”汇聚了诸多要素,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创新教学的互动内涵,如之,学生也能获得思维力和想象力的极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