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刚接触语文教育时就在想一个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批评和否定一些东西,比如语文教育的一些方法,但结果为什么总是否定不了?因而我认为,语文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折腾。
其实,“折腾”背后有一个所谓的先进思想在搞怪,即要改革,要创新。改革与创新固然是对的,但改革有时候也可能是无知的表现。我一直费解的是,现在许多研究生写论文,选题一般都是“课改背景下的×××”,为什么非要突出“课改背景下”呢?我认为应为“语文教育规律下的×××”更为妥当,更为科学。
前不久,张大文语文教育思想教研活动在上海举办。张大文老师致力于语文教学规律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力求使语文教学规范化、科学化,寻求基本规律,探索科学程序,对语文教育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一直以来,语文教育主要关注的是课文语言反映了什么思想,而很少关注这样的思想为什么一定要用那样的语言来表现。张大文老师就一直站在后者的立场研究和教学语文。我曾经认真听过他一个学期的课,希望学到他的方法。有一次上课,他说:“我今天不上新课了。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是怎么上的?先问了什么?后来又问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至此我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在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他教学从来不关心高考怎么出题,但只要是他教的班级,每一届都是上海市语文科平均分第一名。其实,应试也是语文素养之一,只要我们在真教语文,学生就一定能考好。
有时候,我们太想创新、太想改革了。创新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为了创新而创新,就可能会违背规律。我觉得,现在更需要的是研究语文教与学的规律,而不是如何创新。创新不是语文教育的最高标准。在真正掌握了语文教学规律、了解了语文以后,恐怕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学生语文能力是否提高的问题,不用担心高考了。
下面我再从评价角度谈谈作文如何求真的问题。“真”是作文评价的最高标准吗?答案是否定的。“真”现在被我们拔得很高,原因是奇缺。其实,“真”只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标准,不能把它作为评价学生作文的最高标准。人只要“真”就行了吗?例如,有一个老师跟学生讲,读书干什么,就是为了以后赚大钱。这是真话,但也是浑话。学生读书,是要成为知识分子,成为有理想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必须是象牙塔。因此,我们所说的“真”,恐怕是不能作为评判作文的最高标准。我曾经让学生写作文时只说真话。有的学生说金钱很重要,这没有问题;有的学生说君子爱财,这也没有问题;但有的学生说金钱是第一位的,这就不行了。高考是要选拔有良知的准知识分子,如此恶俗的“真”肯定是不合格的。
那么,什么样的“真”是好的?答案是有品位的“真”。知识分子的“真”就是要有品位的“真”。比如,如果有两片面包,我就会用一片来填饱肚子,用另一片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就是既要有精神追求,又能够脚踏实地。很多时候作文的“真”绝不是本我的“真”,而是一种超我的“真”。当然,这里并非是说学生作文一定要写得“高大上”。
然而,实际上学生写作时很少说真话,为什么呢?首先是评价方式的问题。语文老师常教学生这样写高考作文拿高分:开头几个排比,结尾几个排比,中间几个名人名言。从2002年开始,我负责上海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当时就明确了一条原则:高考作文提倡说真话,反对伪崇高;提倡朴实,反对华而不实;鼓励各种文风并存。上述写法在高考中只能属于三类卷以下。在这种导向下,经过多年努力,华美语言加上空洞内容的高考作文现在上海已经基本见不到了。我要说的是,评价方式是导致学生不说真话的原因之一,而改变评价方式又是一个复杂且需要长期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语文高考包括平时的考试,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导向。
其次是一线教师的问题。老师指导学生高考作文时,太过保守,认为拿个保险分就够了。我去上海某名牌大学附中,老师拿出一篇作文让我看怎么样,我说文章还可以。那位老师说,能否告诉我这篇文章够得上二类卷吗?我说连你们这样的名校都只追求二类卷,我们阅卷时还能看到什么好作文呢?曾经有个学生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觉得够得上一类卷,但他说老师认为文章太大胆,只给了及格分。尽管评价标准很开放,但一线教师在批改时还是会把一些好作文过滤掉,可见教师的负面作用对学生作文影响不容小觑。实际上,这也是评价问题。我单独说是为了强调。
最后是习惯的问题。我们已经习惯说假话。这背后也有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我坚决反对作文评价标准里面的八个字:感情健康,积极向上。这八个字是造成学生说假话的根源。对于高中生来讲,能够看到社会不好的一面并能够加以批评,这种感情就是健康的。评价标准里还讲到作文思想要深刻,结尾要有升华。什么才是深刻,这很难评价;结尾的时候要不要升华,能不能升华,也不可一概而论。广西某老师曾寄给我一篇一位小学生的文章——《我讨厌的老师》。文中写道:“小学三年级,到现在为止,我的老师我都讨厌。尤其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他上课老是骂我们,说我们说废话。批评我们说话时,他用手敲击着桌子,把桌上的黑板擦敲得跳了起来,而且他有一句话我一直听不懂,他说你们上课说话我都知道,我看左面就是看右面。这句话,我至今百思不得一解。”我认为这篇文章实际上写得挺好的,因为很有童趣,很有童真。因此我们提出,高考好作文的标准,其实就是一个字——趣。议论文要有理趣,记叙文要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