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教学 2009年第4期 ID: 353595

[ 张丁乙 文选 ]   

“含义”与“含意”辨

◇ 张丁乙

  “含义”与“含意”是一对词义相近但又有区别的词,人们往往不注意它们的区别而造成误用。请看以下几个例子:
  1 特别注意挖掘“材料”的丰富含意,选准一个为中心论点。
  ——《何永康老师教你写作文》第11页
  2 审题失误的第二种现象,是浅尝辄止,不善整体认知、总体把握供料的含意。
  ——《何永康老师教你写作文》第73页
  3 “行人”和“离人”虽然都可以指出行在外的男子.但二者含意有细微差别。
  ——《中学语文教学》2008.2第59页
  4 字形是含意的书面代号.字形的可分可合.应当是含意单位也可分可合的某种流露。
  ——曾祥芹《阅读学新论》第21页
  以上4句话中的“含意”都是“含义”的误用,均应改作“含义”。现对两词试作辨析。
  查《辞源》《辞海》,均未收这两个词。查《新华词典》,只有“含义”词条,解释为:“也作涵义。字、词、语句等所包含的意义。”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列了这两词的词条。“含义”的解释是:“(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深奥。也作涵义。”“含意”的解释是:“(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猜不透她这话的一。”
  为了进一步辨清两词的意义.有必要把“义”和“意”两个不同语素的意义搞清楚。查《说文解字》,释“羲”(即“义”)为:己之威仪也。释“意”为:志也,志即识,心所识也。再看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对“义”的解释是“意义,道理”,对“意”的解释是“意思,本意”。
  根据上述工具书的释义,可以看出两个词的主要区别在于:从词的源头上看,“义”原指仪表、外观,偏重于客观意义,如广义、狭义、同义词、反义词、褒义词、贬义词、顾名思义等词语中的“义”就是指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意义;而“意”指一种主观认识,主观感受,偏重于主观意图,如本意、来意、任意、表意、意会、意愿、词不达意等词语中的“意”主要指一个人所要表达的主观意思。另外,在实际运用中,通常使用“含义”而很少使用“含意”这个词。只有在特指主观感受和个人看法时的语境中使用,例如“她这话的含意”。所以,一般词典中不收录“含意”这一词条。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行文时就不会误用这两个词语了。据此.我认为以下各句对“含义”一词的使用是正确的:
  1 把写作当做一种行为过程.揭示了作者动作性方面的某些客观属性,有它的合理因素。但这并不就是写作深层的本质含义。
  ——凌焕新《写作精义探要》第3页
  2 写实有两种含义:一是实录式的写实.二是按生活“会有的实情”(鲁迅语)去写实。
  ——凌焕新《高考金榜作文与微型小说技巧》第47页
  3 认识了句子中一个个汉字组成的语词.实际上就模糊地感知了一个个句子的大致含义。
  ——曾祥芹《阅读学新论》第36页